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腺苷脱氨酶(ADA)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100例肝硬化患者和70例健康人血清PA、TBA、ADA进行检测。结果: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逐级递增,PA水平明显降低,TBA、ADA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A、TBA、ADA检测在肝硬化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探讨AFP-L3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预装有偶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值。以AFP〉20ng/L,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AFP-L3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1)。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测定AFP-L3(%)在AFP阳性时的良、恶性肝病的鉴别及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不规则趋化因子(FK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临床分型、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作为研究组,6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临床分型、分期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MIP-1α、MCP-1、FKN、NSE水平。结果研究组极期及重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MIP-1α、MCP-1、FKN、NSE水平高于对照组、恢复期及普通型(P<0.05)。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显著低于恢复期(P<0.05)。结论血清及脑脊液中MIP-1α、MCP-1、FKN、NSE水平可用以评估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NSE水平还有助于判断患儿是否为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病原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CP病原菌感染及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 - 2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CP治疗患者826例,分析病原菌感染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26例CP病人中培养阳性患者482例,感染率为58.35%。482例患者检出病原菌520株,G+球菌448株(86.15%)、G-杆菌49株(9.42%)、G+杆菌23株(4.42%)。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尿路感染史、每周手淫次数≥2次、每周性生活次数≥4次、长时间憋尿史、固定体位时间≥3 h、性伴侣感染、酗酒是发生CP病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及药代动力学知识正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制定防治危险因素的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外周血γδ T细胞及其2个不同亚型,即Vδ1 和Vδ2 T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γδ T细胞及其2个不同亚型,即Vδ1 和Vδ2 T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9年1月5日—11月31日在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肝癌患者外周血,同期收集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中γδ T细胞、Vδ1 T细胞和Vδ2 T细胞的比例;通过抗体扩增能力检测对照组外周血和肝癌组外周血γδ T细胞、Vδ1 T细胞和Vδ2 T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1 T细胞表面Foxp2表达情况;通过增殖实验检测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1 T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2 T细胞分泌TNF-α情况;通过杀伤实验检测对照组和肝癌组外周血Vδ2 T细胞对肝癌细胞系Hep G2的杀伤能力。结果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 T细胞和Vδ2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而Vδ1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肝癌组外周血的Vδ1 T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P<0.01),而Vδ2 T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所降低(P<0.01)。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1 T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Foxp3,且表现出更强的抑制功能(P<0.01)。肝癌组外周血扩增Vδ2 T细胞TNF-α分泌能力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Vδ1 和Vδ2 T细胞比例失衡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肝癌的免疫逃逸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停药后的持久应答率及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对31例HBeAg阴性CHB患者拉米夫定停药后随访18个月.结果 停药18个月时,有38.71%维持ALT正常,累计复发率为67.74%;获得早期完全应答与无早期完全应答者累计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χ2=4.19,P<0.05;16~45岁与46~60岁、男性与女性、拉米夫定疗程<18个月与≥18个月、HBV-DNA治疗前基线水平<105拷贝/ml与≥105拷贝/ml、ALT治疗前基线水平<5×ULN与≥5×ULN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未能获得早期完全应答是停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复发率与HBV-DNA和ALT治疗前基线水平、拉米夫定疗程、年龄及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09年11月~2011年2月的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50例配对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抽取自体骨髓200 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注入肝脏,分别在治疗后第4、8、16周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8周内腹水减轻16例(80%),食欲改善18例(90%),乏力好转19例(95%),腹胀减轻18例(90%)。对照组8周腹水减轻10例(50%),食欲改善12例(60%),乏力好转10例(50%),腹胀减轻8例(40%)。治疗组患者在干细胞治疗后第4周实验室指标开始出现变化,至第8周多项指标出现显著变化,治疗8周和16周时ALT、TBil、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时间(P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8周和16周时,ALT、TBil、PT、CHO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CTP评分及MELD评分变化,从第4周开始,患者分值下降较为明显,到第8周和16周时变化最为明显,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5例患者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功能衰竭期患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小壮 《医疗装备》2021,(7):106-10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异丙托溴铵用法相同,试验组每次吸入布地奈德2 mg,对照组每次吸入1 m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停药后均自行缓解。结论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4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12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TNF-α含量与肝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组的血清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AFP、ALT、AST、TBil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的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肝癌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TNF-α、AFP、ALT、AST、TBil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NF-α、AFP、ALT为影响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的外周血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与患者的TNF-α含量与肝功能状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不孕症360例临床观察刘玺珍(河北省医学科学院情报所050021)刘小壮(石家庄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李春香,丁里玉,刘印普(河北中医学院050091)1983~1993年,我们运用辨证论治为主辨病治疗女性不孕症患者360例,疗效堪称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