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39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35篇
  6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进行研究。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行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相当,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相比传统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师队伍中开展心身医学知识培训。方法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选取辖区内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培训的135名学员作为培训组,未参加培训的100名全科医师作为对照组,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培训组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提升最快的模块依次是心身医学知识的应用(P0.001)、精神科问诊及治疗(P0.001)、社区随访沟通技巧(P0.001)和儿童青少年心身疾病(P=0.002),但焦虑症模块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相对于城区的全科医师,乡镇的全科医师培训后,精神科问诊及治疗(P=0.471)和儿童青少年心身疾病(P=0.06)模块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身医学培训能显著提升全科医师对相应知识的掌握,城区和乡镇的全科医师对心身医学知识的需求有差别,需要进一步精确设计培训模式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区居民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7—10月抽样选取1010名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吸烟、饮酒、早餐、吃水果、锻炼及睡眠等6项行为为调查内容,同时选用P-CAT量表测量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结果 6项行为方式共赋值12分,被调查者平均得分(8.72?0.65)分,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吃早餐、限酒、不吸烟、体育锻炼、吃水果和睡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已婚或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优于各对应组;收入对健康行为有正面影响;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服务提供综合性对健康行为有正向影响。结论试点地区居民整体健康行为较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应聚焦于合理膳食、锻炼及睡眠等健康行为;男性、单身或离异及低收入群体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服务提供综合性有利于促进居民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国际准和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实施和相关注意事项。方法结合国际维和任务区热带沙漠气候和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特点,归纳总结执行任务需携带的自我维持物品、药品设备,队员的自我保护以及护送伤病员的安全保障措施。结果在维和任务期内,空运医疗前接、后送伤病员总计29批次,共救治伤病员77名,无伤病员死亡病例,无延误诊断、救治及处置不当加重病情的病例。结论总结的做法是顺利完成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保障,是空运医疗后送系统必要的完善和补充,可为我军卫勤保障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对2型糖尿病血糖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Medline、EMbase、OVID、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穴位按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17年10月30日,同时筛选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血糖指标、有效人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共纳入9篇RCT研究,共9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餐后2小时血糖、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低2hPG、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有效率方面存在优势,在降低FBG方面未有充足的证据,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S)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福州市2所三甲医院20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得分为(30.72±2.94)分,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7.14±4.54)分,均处于中等水平;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得分及力气、情绪、交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和手功能6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提示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来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曲芳萱  边义莹  于洋  安洋 《解剖科学进展》2020,26(4):374-377,382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模型组(HS组)及肾康注射液治疗组(SK组),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HS组自体血液回输复苏,SK组予以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各组于HS发生后4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浓度变化,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3、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HS组大鼠肾功能损伤严重,血清中SCr、BUN浓度明显升高,病理学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结构破坏严重,界线不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蛋白沉积,肾脏纤维化程度较高。经肾康注射液干预后,SK组肾功能明显减轻,血清中SCr、BUN浓度明显降低,病理学观察到肾小球上皮细胞结构完整,界线清楚,细胞排列基本有序,仅可见少量胶原蛋白沉积,纤维化程度较轻,同时,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3、p-smad3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肾康注射液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肾功能损伤,抑制肾脏纤维化,与其下调TGF-β1、smad3、p-smad3蛋白表达,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可疑膀胱癌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增强CT和~(18)F-FDG PETCT显像进行诊断,通过参考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效果。结果该34例经手术病理观察均确诊为移行细胞癌,增强CT、~(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1.18%、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共有11例膀胱肿瘤出现盆腔淋巴结或邻近组织转移、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为72.73%,明显高于增强CT(27.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和增强CT均是临床诊断膀胱癌的有效方法,但~(18)F-FDG PETCT显像在观察膀胱肿瘤病灶的转移和对邻近组织的浸润效果较好,对指导临床诊断和了解肿瘤病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以及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为开展学生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浦东新区6 824名小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随机整群抽取1 122名小学生和家长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 089份,有效率为97.1%。结果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0%和10.7%,总超重率为32.7%,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5%和13.2%,总超重肥胖率为37.8%,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9.0%和7.7%,总超重率为26.7%,男生超重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11,P0.01),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04,P0.01)。全体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为(4.68±1.166)分,学生对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钙元素和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等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对于相对专业的营养知识掌握较差。学生对零食、饮料的食用频率较高,1周吃8~14次分别达到10.1%和10.6%,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小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零食、饮料和油炸烧烤等食品食用频率较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