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体检发现的微小结节型肺癌的外科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4例经X线和CT体检发现肺部存在15mm以下结节的患者,进行了外科诊断和治疗,用电视胸腔镜技术对肺部微小结节进行楔形切除,待冰冻病理回报的恶性后,采用小切口或常规切口进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共有17例被确诊为肺癌,对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发现有胸内转移的2例腺癌患者进行了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术后TNM分期为T1N0M4 14例,T1N1M0 1例,T1N1M1 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得以随访,随访率100%,1例小细胞肺癌术后2个月化疗所致心肺功能不全死亡,2例Ⅳ期患者分别于术后18个月和34个月因远处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全部存活。结论:利用外科方法可准确判断肺部微小结节的病理性质,并能对无转移的微小结节型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根治治疗。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芯片中RRM1表达和预后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背景与目的 RRM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可能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RRM1的表达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 取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标本库的417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通过SP法检测RRM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RRM1在不同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状态、N状态、M状态和病理分期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RRM1表达不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N状态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的RRM1表达不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TNM分期仍然是目前最好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因咳嗽、咳白色黏液痰3个月,300~400 ml/d,卧位痰量增多,无异味,2007年1月开始发热为中低度热,无畏寒、关节疼痛等,偶伴头晕、头痛。于2007年4月10日收入我科治疗。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闻及痰鸣音,左肺为甚。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4×109/L,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科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6--2002年应用VATS技术治疗5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包括肺大疱切除,肺叶或肺楔形切除,不明胸水的诊治,胸部外伤的诊治,纵隔肿瘤切除,动脉导管结扎术等。结果:全组病人无死亡,并发症少,全部痊愈出院。结论: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美容要求,更适合于高龄心肺功能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错配切割修复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1,ERCC1)的表达及其与含铂方案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12月到2006年10月在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并以含铂方案辅助化疗、符合一定纳入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在标本中的表达,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分析ERCC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综合治疗后总生存的关系。结果:ERCC1阳性表达率为54%,阴性组与阳性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5.6个月和33.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9.0个月和24.0个月(X2=4.064,P=0.044)。ERCC1在腺癌中出现高表达的频率明显高于鳞癌(P=0.035)。结论:ERCC1的表达情况可能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含铂方案辅助化疗效果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医患之间、医生之间、医生与医疗管理部门及保险部门之间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而新技术和新的诊疗方法的不断涌现也给临床实践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这些都是当前胸部肿瘤诊疗过程中出现伦理冲突和医疗纠纷的根源。从事胸部肿瘤诊疗的医师,应该深刻了解胸部肿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疗活动时,应采用预防为主的思想,从技术和道义两方面为病人负责,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各种伦理矛盾。  相似文献   
7.
随着吻合器、闭合器、直线切割器、医用OB胶等医疗器械及材料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食管癌术后发生食管、胃-胸主动脉瘘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该并发症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实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往往短期内即造成患者的死亡.本文总结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1998-2010年抢救的6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胸主动脉瘘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为癌变过程中的早期生物学标志,p53抑癌基因是人类肿瘤较易发生突变的基因,对p53突变谱的研究能为癌症的病因学提供线索〔1〕。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从DNA序列水平对食管癌组织中p53突变进行了研究〔2~4〕,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研究仍局限在局部高发区...  相似文献   
9.
猪源生物型人工心包可行性及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用生物材料进行心包修复重建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6只中国杂种犬进行右侧开胸,切除直径为8 cm类圆形心包,用生物材料人工心包进行修复重建.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分别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有无粘连、积液、破损及增厚钙化.术后1年及2年各解剖2只动物,分别进行大体检查,观察人工心包的内外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2岁,学校体检时发现左肺肿物,追问病史偶有上腹部隐痛不适感,胸部 CT 见左肺内多发结节,考虑良性肿瘤,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08年9月23日在全麻下行左肺肿瘤剔除术,术中见左肺下叶一较大肿瘤,左肺上叶舌段见3个较小肿瘤,大小分别为75 mm ×70 mm ×70 mm,25 mm ×20 mm ×10 mm、45 mm ×35 mm ×30 mm、30 mm ×25 mm ×20 mm,病理提示均为软骨型错构瘤。腹部 CT 及胃镜提示胃部不规则球形肿瘤,位于肝左外叶与胃小弯之间。2008年10月28日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提示胃间质瘤,大小60 mm ×35 mm ×30 mm。未发现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因此诊断为不完全性的 Carney 综合征。2009年11月27日复查胸片及 CT 提示肿瘤复发,左肺上下叶内均见肿瘤,2009年12月3日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提示上下肺内均为软骨型错构瘤组织。未予化疗等治疗,恢复良好,至今已随访6年,未见复发及转移,患者生活正常,已结婚、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