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外实验探究肉苁蓉治疗癌因性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平台检索肉苁蓉中的化学成分和中药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筛选CRF疾病的作用靶点,取中药与疾病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中药-疾病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建立紫杉醇(paclitaxel,PTX)诱导的CRF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PTX组,肉苁蓉提取物250、500 mg·kg^(-1)组,旷场、悬尾实验及力竭游泳时间评价小鼠抗CRF作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评价小鼠骨骼肌的病理形态;构建用C26共培养诱导的C2C12肌肉细胞癌性恶病质模型,分为对照组、条件培养液模型组及肉苁蓉提取物62.5、125、250μg·mL^(-1)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透射电镜评价各组细胞内线粒体状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BNIP3L及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从肉苁蓉中筛选出6个有效成分,肉苁蓉治疗CRF的核心基因有AKT1、IL-6、VEGFA、CASP3、JUN、EGFR、MYC、EGF、MAPK1、PTGS2、MMP9、IL-1B、FOS以及IL-10等;与肉苁蓉治疗CRF相关的通路有AGE-RAGE、HIF-1等信号通路;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的生物功能有脂质过氧化、营养缺乏、化学应激、氧化应激以及氧气含量等生物过程;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小鼠骨骼肌萎缩,缓解CRF;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胞内ROS的含量、线粒体碎裂百分率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自噬小体数目、HIF-1α和BNIP3L蛋白表达。肉苁蓉显示出良好的抗CRF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IF-1α信号通路关键靶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诱导的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给予EGFR-TKI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成功建立皮疹模型的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阿司匹林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雄性Balb/c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阿司匹林1.13、0.75、0.38 mg,对照组灌胃给予100 mg/kg蒸馏水,1次/天,共30 d。记录各组小鼠皮肤情况及饮食、饮水、排尿、排便、精神状态、瘙痒等情况,皮肤水分测试分析仪检测皮肤水分,并进行皮肤炎症情况评分。处死后取背部皮肤,HE染色后观察皮肤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对照组小鼠皮肤及一般情况均正常;模型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皮疹、结痂、脱屑,从第1周开始出现饮食减少、饮水增多、排尿增多、排便减少等情况,伴随焦躁不安、抓挠背部等行为;阿司匹林高、中剂量组小鼠皮肤皮疹、结痂、脱屑等均较模型组好转,从第2周开始饮食慢慢恢复正常。仅模型组小鼠出现轻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葡萄素(viniferin)是一类寡聚茋类物质,存在于葡萄等植物中,本文探讨ε-葡萄素(ε-viniferin)对血管新生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ECV304细胞密度5×104/mL条件下ε-viniferin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 μmol·L-1时24 h和48 h的增殖抑制率;体外模型以0.5,1,5,10 mol·L-1 ε-葡萄素的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用细胞划痕法和重建基底膜法测定药物对细胞迁移作用和内皮细胞拟管腔形成的影响;体内模型,用含5,10 mol·L-1 ε-葡萄素的基质胶,Matrigel plug 法测定药物对bFGF诱导体内新生血管的影响;通过酶联反应法(ELISA法)检测5,10,20 mol·L-1药物处理24 h的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FGF浓度。 结果: 20 μmol·L-1以上的ε-葡萄素能有效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0.5~10 μmol·L-1ε-葡萄素能抑制bFGF诱导的ECV304细胞迁移,在1~10 μmol·L-1ε-葡萄素的作用下均可抑制bFGF诱导的ECV304细胞管腔形成,5~10 μmol·L-1ε-葡萄素在体内Matrigel Plus模型也表现出抑制血管新生的活性。5~20 μmol·L-1ε-葡萄素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分泌bFGF和VEGF,其抑制能力强于紫檀茋。 结论: ε-葡萄素可以抑制血管的新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研究α-维尼非林(α-viniferin)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与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评价α-viniferin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化学荧光法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9、caspase-3活性分析。通过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来确定Bcl-2家族相关基因在α-viniferin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α-viniferin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C50为13.61 mg·L-1。α-viniferin引起K562细胞出现死亡并伴随有染色质聚集、核破碎、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此外还伴随有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caspase-9、caspase-3活性升高等现象;α-viniferin(2~32 mg·L-1)引起K562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持续升高,Bax、Bad、Bim、Bid促凋亡基因mRNA表达增加,而Bcl-2、Bcl-xL抗凋亡基因mRNA表达持续下降。结论α-viniferin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烧伤酊治疗烧烫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IP)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筛选烧伤酊(榆树皮、黄柏或关黄柏)的相关靶点及其活性成分,采用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靶点,并利用Cytoscape可视化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数据库Gene Cards中检索与烧烫伤有关的基因,利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并同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接核心的活性成分和靶位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虚拟筛选肉苁蓉复方制剂中潜在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小分子抑制剂,为发现新型AChE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及文献检索建立肉苁蓉复方制剂即肉苁蓉、人参和黄芪虚拟筛选的数据库,运用Rosetta软件进行Glide分子对接,利用围绕AChE受体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形成一个大范围的Box,应用不同类型的成分作为探针进行扫描,计算格点能量进行能量排名,之后对配体在Box范围内进行构象搜索,根据配体的不同构象、方向、位置及能量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排序,并最终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对主要活性成分和AChE蛋白进行结合力验证。结果:AChE蛋白与肉苁蓉、人参和黄芪中挑选出来的典型性先导化合物结合模式以及结合能量均较好。在所有化合物分子对接体系中,肉苁蓉能量评分在-9.397~-0.858 kcal/mol之间;人参能量评分在-9.929~-0.211 kcal/mol之间;黄芪能量评分在-9.408~-1.555 kcal/mol之间;所有化合物对接小分子能量均小于-7.0 kcal/mol。SPR亲和力验证结果发现,槲皮素、山奈酚和染料木素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