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在儿童散瞳前后验光效果,了解电脑验光仪是否能在儿童中应用.方法:对我院进行验光的500例1000眼屈光不正儿童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儿首先进行电脑验光,然后使用10g/L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眼,3d后分别进行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比较两种验光效果.结果:近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70±2.75DS、柱镜度数为1.54± 1.10DC,均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远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35±2.18DS、柱镜度数为-1.50±1.15DC,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散瞳前散光度为1.54±1.10D、散光轴为14.38±11.11度;散瞳后电脑验光散光度为1.45±1.21D、散光轴为12.78±10.31度,显著高于检影验光(P<0.05);两种验光方法所测球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75%(350/500),≤1.00D的占77.4%(387/500),409例柱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81.8%.结论:儿童验光配镜关乎儿童视觉发育,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均有利弊,且电脑验光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可将其作为快速验光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生化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mPCNL.灌注前(T1)、灌注60 min(T2)和灌注毕(T3)分别检测血电解质、血肌酐、血尿素氮、pH、HCO-3浓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灌注液量10.80~ 52.5(23.16±10.79)L,未出现灌注液吸收综合征.血Ca2+浓度T2及T3较T1降低(P<0.05),血CI-浓度T3较T1增高(P<0.05).pH及HCO-2浓度T2、T3较T1降低(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T3、T2较T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T2较T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T3较T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CNL术中存在着一定量的灌注液吸收,手术时间过长、灌注液量较多时应加强对血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并及时做出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前列腺支架置入方法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价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8例采用膀胱小切口前列腺支架置入,12例采用膀胱镜直视下前列腺支架置入,5例采用B超联合膀胱镜支架置入,27例采用B超引导前列腺支架置入术.前列腺尿道长度为4.0~5.6 cm,平均5.0 cm.观察4种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比较4种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随访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均一次支架置入成功,B超引导前列腺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膀胱小切口前列腺支架置入、膀胱镜直视下前列腺支架置入、B超联合膀胱镜支架置入患者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16个月,其中2例术后改膀胱造瘘,1例取出支架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结论 B超引导前列腺支架置入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且治疗效果确切,优于其他几种前列腺支架置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多数医院已采用血细胞计数仪为患者做血常规检查。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减少了人为操作产生的误差,节省人力。然而,血细胞计数仪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先进的仪器也无法完全取代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的观察。所以,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了复片规则[1]。在实际操作中,本院检验科对符合复片规则的结果及临床医生有要求的患者,均作血涂片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物理诊断学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教育是关系到人类生命的科学,其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医学教育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性强、成本昂贵、培养周期长、社会期望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对八段锦的认同度。方法:选取参加八段锦锻炼3个月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自制调查表,调查表分为患者基本情况、对八段锦认同度两部分,对患者进行访谈。结果:患者基本上认可八段锦的作用,并喜欢在冬春季节锻炼。同时八段锦的接受程度仍存在差异,主要是晨起八段锦锻炼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结论:患者对八段锦有一定的认同度,但仍需通过糖尿病教育来改变其生活习惯,同时需通过对八段锦进行调整以方便其融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研究锦州市1 170例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规律.方法:抽取锦州市城区10所幼儿园,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觉状况调查,分别进行视力检查、眼位检查、屈光状态检查、眼科常规检查以及立体视检查等.对于视力低于0.8的儿童进行散瞳验光.结果:(1)视力低常率:3岁为6.37%,4岁为7.79%,5岁为15.24%,6岁为8.93%,5岁儿童低常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视力低常眼病分布:视力低常患者中,屈光不正占95.61%.屈光不正分布:远视71.67%,其中3岁为75.00%,4岁为78.26%,5岁为75.44%,6岁为54.17%;近视17.50%,其中3岁为6.25%,4岁为13.04%,5岁为17.54%,6岁为29.17%;混合散光10.83%,其中3岁为18.75%,4岁为8.70%,5岁为7.02%,6岁为16.67%;(3)弱视情况:弱视患病率4.27%.对弱视相关因素调查显示,屈光参差性占36.00%,轻度66.67%,中度27.78%,重度5.56%;斜视性占16.00%,轻度25.00%,中度62.50%,重度12.50%;形觉剥夺性占2.00%,轻度0%,中度0%,重度100.00%.结论: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大者比年龄较小者视力较好,说明年龄的增长儿童视功能发育逐渐成熟.屈光不正中各组比例提示,远视是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近视、斜视、弱视等因素所占比例提示普查手段十分重要,应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熟3号颗粒剂治疗阴虚火旺夹痰湿型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92例中医证属阴虚火旺夹有痰湿型特发性性早熟的患儿按激发试验的结果分为真性性早熟组(144例)和部分性早熟组(148例),均予口服早熟3号颗粒剂进行治疗,治疗12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方面的改善情况,以及性激素(FSH、LH、E2)、子宫卵巢容积和骨龄身高增长情况等变化。结果:①总体疗效比较:真性性早熟组总有效率为91.7%,部分性性早熟组总有效率为97.3%(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真性性早熟组总有效率为96.5%,部分性性早熟组为98.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治疗后两组骨龄增速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真性性早熟组较部分性性早熟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④治疗期间,真性性早熟组身高增长优于部分性性早熟组,两组骨龄与身高龄差值都较治疗前减小,但真性性早熟组优于部分性性早熟组(P<0.05);⑤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熟3号颗粒剂治疗阴虚火旺夹有痰湿型女童性早熟有较好临床效果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育男性双侧I度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体积和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85例不育男性双侧I度精索静脉曲张(A组)和149例正常生育男性(B组),比较其睾丸体积、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结果 A组患者两侧睾丸体积均小于B组,但睾丸体积绝对差异和睾丸体积相对差异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血清FSH水平高于B组,而LH、T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育男性双侧I度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患者双侧睾丸体积减小,血清FSH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
血栓这一字眼,会让我们不自觉地联想到瘫痪,偏身麻木,生活不能自理等等。是的,血栓会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等严重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给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有大量研究发现,大气污染可加速血栓形成,需提高警惕。血栓的形成是个复杂过程血栓,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血液发生凝固或是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黏集而形成的固体质块。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出来,内皮变得粗糙不再光滑,凝血系统被激活,血小板大量聚集于此,同时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也易于沉积在内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