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燕  杜彩霞  段玉书  苑春茂  黄烈军  顾玮  郝小江 《中草药》2019,50(22):5404-5410
目的对黔产景天三七Sedumaizoon的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EI-MS、ESI-MS、1H-和13C-NMR等波谱数据并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利用DPPH法筛选所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用PNPG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检测。结果从景天三七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鸢尾酚酮(1)、山柰酚(2)、槲皮素(3)、杨梅素(4)、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5)、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6)、myricitrime(7)、杨梅素-3-O-α-L-阿拉伯糖苷(8)、鸢尾酚酮-2-O-β-D-吡喃葡萄糖(9)、2-O-(trans-caffeoyl)-malic acid 1-methyl ester(10)、2-O-(trans-caffeoyl)-malic acid 1,4-dimethyl ester(11)、2-O-(trans-caffeoyl) malic acid(12)、对香豆酸(13)、没食子酸乙酯(14)、丁二酸(15)、油酸酰胺(16)、百脉根苷(17)。结论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景天三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2、16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7、8、10、12、14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8有微弱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化合物3有较强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陈艳  黄滔  苑春茂  顾玮  郝小江  黄烈军  穆淑珍  张建新 《中草药》2015,46(21):3146-3150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茎叶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9-芴酮(4)、N-formyldehydroanonain(5)、桦木酸(6)、dehydroformouregine(7)、棕榈酸(8)、20-hydroxy-lupan-3-one(9)、3-氧代齐墩果酸(10)、古柯三萜二醇(11)、桦木酸甲酯(12)、N-formyl-annonain(Z)(13)、N-formyl-O-methylisopiline(14)。结论化合物3~10、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以及该属植物中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7、14的~(13)C-NMR谱归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狭叶虎皮楠中的生物碱成分。方法:样品经95%乙醇提取,所得浸膏采用酸-碱处理方法,富集得到总生物碱,经正相硅胶,反相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单体生物碱;通过其波谱学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虎皮楠生物碱,分别被鉴定为daphnilactone B(1),zwitterionic alkaloid(2),yuzu rine(3),dehydrodaphnigracilline(4),deoxyyuzurimine(5),macrodaphniphyllidine(6)。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黔产川楝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RP-18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型)柱层析,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 H-NMR,13 C-NMR,ESI-MS和ES-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黔产川楝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1-O-tigloyl-1-O-debenzoylohchinal(1),印楝醛(ohchinal,2),1-cinnamoyhrichilinin (3),3,7-diacetyl-14,15-deoxyhavanensin(4),7-O-acetyl-14,15-deoxyhavanensin(5),6α-O-acetyl-7-deacetylnimocinol (6),6α-hydroxyazadirone (7),24-Nor-5(ょ)-13α,17α-chola-14,20,22-triene-3β,7α-diol-21,23-epoxy-4,4,8-trimethyl-3-acetate(8),hedyotol-A(9),2,6-bis (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8-one(10),exo-endo-2,6-bis (4'-hydroxy-3 '-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 (11)和betulafolienediolone (12).结论:化合物2~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胡永  段玉书  苑春茂  黄烈军  李霞  顾玮  郝小江 《中草药》2019,50(14):3274-3278
目的研究黔产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叶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艾纳香中化学成分,以宫颈癌(HeLa)细胞株、乳腺腺癌(MCF-7)细胞株、肺腺癌(A549)细胞株、胃癌(MGC-803)细胞株、结肠癌(COLO-205)细胞株为供试细胞株,并采用MTT法对分离纯化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艾纳香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内酯,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艾纳香烯N(1)和艾纳香烯F(2)。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供试的5种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48.730~97.907μmol/L;化合物2对乳腺腺癌MCF-7细胞株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91.188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个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中药广藿香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广藿香非挥发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药广藿香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1),5-羟甲基糠醛(2),1,4-丁二酸(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D-a-L-鼠李毗喃糖基-4-O-咖啡酰基-β-D-葡萄毗喃糖苷(6)、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D-a-L-鼠李毗喃糖基-4-O-阿魏酰基-β-D-葡萄毗喃糖苷(7)、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O--a-L-鼠李毗喃糖基-6-O-咖啡酰基-β-D-葡萄毗喃糖苷(8)和芹菜素-7-O-β-D-(6"-对位香豆酰基)-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2,3,6~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狭叶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var.neriifolium Rehd.et Wils.为海桐科植物,是同科同属植物光叶海桐的变种植物。狭叶海桐为常绿灌木,以果实、根皮或全株人药。又名茶叶山枝茶、金刚摆。生于海拔600~1700m的山谷、山腹、山坡、溪边处。分布于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除湿,镇静,降压,消炎,退热,通经活血,敛汗之功效。主治黄疸病,子宫脱垂等症。本文报道了用GC-MS分析了狭叶海桐根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多花山竹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扁刺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f. pteracantha全株的化学成分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扁刺峨眉蔷薇样品进行干燥、粉碎,采用溶剂提取法、MCI HP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RP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D-NMR、MS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B16F10细胞建立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评价模型,利用多巴氧化法评价化合物对B16F10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扁刺峨眉蔷薇75%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野鸦椿酸(1)、negundonorin A(2)、覆盆子酸(3)、刺梨苷(4)、野蔷薇苷(5)、2α,3α-dihydroxy-19-oxo-18,19-seco-urs-11,13(18)-dien-28-oic acid(6)、胡萝卜苷(7)、小麦黄素(8)、8-甲氧羰基儿茶素(9)、柚皮素(10)、槲皮素(11)、3,3’-O-二甲基鞣花酸(12)、1-hydroxy-2,6-bis-epi-pinoresinol(13)、东莨菪...  相似文献   
10.
羊耳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从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出化合物结构,其中包括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柯伊利素(3)、青蒿亭(4)、2’,5-二羟基-3,6,7,4’,5’-五甲氧基黄酮(5)、chrysosplenol C(6)、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3-甲氧基-4’-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9);4个三萜类:达玛-20,24-二烯-3β-O-乙酯(10)、达玛-20,24-二烯-3β醇(11)、表木栓醇(12)、木栓酮(13);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亭(14)、异莨菪亭(15)、东莨菪苷(16);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17)、豆甾醇(18)、棕榈酸(19)、亚油酸(20)、亚油酸甲酯(21)、9,12,13-三羟基-10-顺-十八烯酸(22)。其中化合物5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3~9,15,17,21,2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