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TV-CDE)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其异位囊肿大小、血流显示率及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TV-CDE对2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异位囊肿大小、血流显示率及子宫动脉的血流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3个月异位囊肿缩小35.1%(P<0.01),6个月后缩小60.4%(P<0.01),囊肿的血流显示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78.8%和54.5%,差异显著(P<0.05)。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V-CDE能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心脏结构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分析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损害程度。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各个证型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及功能指标。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心脏结构异常比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②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其中阴虚阳亢型患者左室壁运动幅度增强,左室收缩功能亢进,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心脏结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CT及超声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62例疑似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RCP为"金标准",评价经腹超声、CT扫描及超声内镜这3种影像方法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价值。结果通过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的比较,3种影像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相比较,3种影像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种影像方法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超声内镜>CT扫描>经腹超声(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而言,超声内镜诊断价值最高,CT扫描次之,经腹超声较低。术前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鉴别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避免不必要的ERCP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运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57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例,单纯高血压病组29例;另选正常对照者30例。均获取心尖位两腔、左心长轴及四腔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左室心尖位二维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结果 (1)合并2型糖尿病组左房、左室大小(LVD、LAD)较正常组大,收缩压及舒张压(SBP、DBP)较正常组高,差异显著(P0.05);与单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IVS、LVPW)较正常组、单纯组均厚,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两组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EF)各组间无明显差异。(2)合并组、单纯组与正常组相比,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有所减低,其中合并组减低更为明显,绝大多数节段(前间隔中间段、心尖段,后壁中间段、心尖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下壁心尖段,整个侧壁,后室间隔中间段、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有效发现:EF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比正常人低,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降低更为明显,说明2型糖尿病加剧了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半椎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图像,并与引产后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9例研究对象中半椎体畸形3例发生在胸椎,12例发生在腰椎,2例发生在骶尾部,2例胸段和腰段同时发生;矢状面显示脊柱前排排列整齐,后排椎体形态失常,椎间隙变宽,继发脊柱自然曲度变化,冠状切面显示病变椎体呈楔形或三角形,排列不整齐,脊柱侧弯或成角。横切面显示椎体一侧骨化中心缺失或椎体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三维超声模式下更直观显示病变。结论产前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胎儿半椎体畸形,观察其形态、部位,脊柱有无侧弯或成角,为产前诊断咨询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技术辅助经皮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划分为30例/组,两组均行经皮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取X线辅助,观察组采取超声导航技术辅助,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胆汁引流量、肝功能指标。结果:(1)统计首次穿刺和首二次穿刺的成功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2)统计单次穿刺和总穿刺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其穿刺次数,观察组也较对照组少(P<0.05);(3)对照组穿刺前与穿刺后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穿刺前与穿刺后的生命体征指标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4)穿刺时及穿刺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舒适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5)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0%(观察组)、13.33%(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6)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组内AST、ALT、TBIL等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后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结论:利用超声导航技术,完成经皮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的实施,实现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胆汁予以充分引流,改善肝功能,还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耗时和次数,减轻穿刺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黏膜胃镜表现与中医分型的关系。方法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00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观察、比较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的胃黏膜胃镜表现,明确中医分型与胃黏膜胃镜表现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胃阴不足型占9.0%(27/300)、胃络瘀阻型占5.0%(15/300)、脾虚气滞型占26.0%(78/300)、脾胃湿热型占25.0%(75/300)、肝胃不和型占14.3%(43/300)、脾胃虚寒型占20.7%(62/300),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为脾虚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不同证型患者在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程度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发生率为24.3%(73/300),明显高于中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发生率[8.0%(24/300)、4.0%(12/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证型患者的胃黏膜异型增生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型的重度腺体萎缩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5.6%(15/27)、40.0%(6/15);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虚气滞型者的重度肠上皮化生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8.5%(5/27)、12.9%(8/62)、12.8%(10/78);脾胃湿热和肝胃不和型者的轻度肠上皮化生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2.0%(54/75)、79.1%(34/43);肝胃不和和脾虚气滞型者的轻度腺体萎缩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0.5%(26/43)、59.0%(46/78)。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胃腺体萎缩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胃黏膜胃镜表现与中医分型有着密切关系,轻度胃腺体萎缩以实证型为主,中度胃腺体萎缩以虚实夹杂型为主,重度胃腺体萎缩以瘀证和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医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和深圳市中医医院内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48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74例,西医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纳差[(1.31±0.17)分]、乏力[(1.06±0.13)分]、腹胀[(1.11±0.19)分]、目黄[(0.84±0.20)分]、腹痛[(0.44±0.10)分]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1.31±0.17)分,(1.06±0.13)分,(1.11±0.19)分,(0.84±0.20)分,(0.44±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透明质酸酶(HA)[(76.50±33.1) ng/L]、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50.5±33.4) ng/L]、Ⅳ型胶原蛋白(Ⅳ-C)[(69.9±13.1) ng/L]、层黏蛋白(LN)[(69.9±13.1) ng/L]水平均明显高于西医组[(124.32±55.4) ng/L、(71.7±42.9) ng/L、(99.7±15.6) ng/L、(127.6±57.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90.03±102.8) U/L]、谷草转氨酶(AST)[(103.12±101.3) U/L]、总胆红素(TBiL)[(53.4±30.4)μmol/L]水平均明显低于西医组[(136.42±120.8) U/L、(157.72±124.3) U/L、(73.52±36.8)μmol/L],胆红素(ALB)水平明显高于西医组[(38.73±5.5) g/L vs (35.30±5.4)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睾丸不全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实验性睾丸扭转的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选用6只健康杂种犬,制成12个睾丸不全扭转模型。应用7~14MHz探头,连续24h观察扭转前、后不同时段睾丸及精索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相应时段睾丸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扭转后睾丸体积较扭转前显著增大(P<0.05),睾丸在血流信号消失后开始出现不均匀回声,扭转上段的睾丸动脉阻力指数较扭转前显著增高(P<0.05),扭转下段睾丸动脉、睾丸包膜动脉及睾丸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较扭转前显著降低(P<0.05)。病理结果显示睾丸在不同时段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睾丸不全扭转24h内的动态超声表现揭示了睾丸扭转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病理基础,为临床早期诊断睾丸扭转提供较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