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黄连解毒汤干预热病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热病证候整体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干预热病证候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利用超高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黄连解毒汤对2,4-二硝基苯酚和干酵母诱导的热病证候的干预作用。结果:两个模型在同一得分图中呈现明显的聚类分组,说明两个模型所致机体代谢的改变不同;分别给予黄连解毒汤干预后,两个模型的各实验组代谢物组在得分图中聚类于模型恢复的路线上,表明黄连解毒汤能加快热病证候的恢复并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结论:基于代谢组学整体表征了黄连解毒汤对不同原因诱导的热病证候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成分溶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水提物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黄连解毒汤16个全排列,评价不同配伍组方对黄连解毒汤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HPLC法,反相C18柱,体积流量为1.0 mL/min,UV检测器(λ=254 n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醋酸),梯度洗脱。结果分析、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的高效液相图谱,黄芩与黄连、黄柏配伍产生沉淀使生物碱溶出降低;黄芩与栀子配伍使环烯醚萜类成分溶出降低,但四药配伍溶出增加为112.6%;不同配伍组合黄酮类成分溶出增加降低不尽相同,但四药配伍增加为480.7%。结论 方法全面准确可靠,可作为黄连解毒汤体外成分分析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代谢物组学理论,探讨黄连解毒汤的拆方黄连-黄芩及黄连-黄芩-黄柏干预2,4-二硝基苯酚诱导热病证候模型在代谢物组学层面上的关联性。方法:运用UPLC/MS技术手段,采用PCA和PLS-DA数据解析方法,研究黄连-黄芩及黄连-黄芩-黄柏对于热病证候模型大鼠尿液中生物标记物的影响。结果:初步确定2,4-二硝基苯酚诱导热病证候模型51个生物标志物,黄连-黄芩对于其中8个生物标志物具有明显干预作用,黄连-黄芩-黄柏对于其中15个生物标志物有明显干预作用。结论:黄连-黄芩-黄柏对于热病证候模型生物标志物的干预数量和程度均好于黄连-黄芩,佐药黄柏的加入有效加强了对热病的治疗作用,从代谢物组学的角度阐明了传统复方理论中"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配伍前后黄连解毒汤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黄芩苷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探讨配伍对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乙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栀子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0.1250~0.6250、0.0500~0.2500、0.0375~0.1875、0.0450~0.225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3、0.9992、0.9994、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4%、96.07%、104.00%、96.79%,RSD分别为0.78%、0.78%、0.74%、0.83%(n=6)。黄连解毒汤合煎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均低于相同处方量的单煎液。结论:方剂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不是组方药味的简单叠加,而有其内在的配伍规律。本研究结果可为黄连解毒汤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理论,探讨黄连-栀子药对干预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中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UPLC-MS技术手段,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数据解析方法,确定黄连-栀子药对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大鼠尿液中生物标记物的影响。结果:初步确定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97个生物标志物,其中药对对31个生物标记物具有明显干预作用。结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初步说明黄连-栀子药对对热病证候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配伍对黄连解毒汤及其拆方中主要特征指纹峰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方法分析全方及不同拆方样品,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冰乙酸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40℃;UV检测波长:260nm。结果:全方煎剂的特征指纹峰基本为各药味特征峰的加和,不同配伍对黄连解毒汤中主要特征峰有不同影响,但未产生明显的新特征峰。结论:本研究为黄连解毒汤的配伍规律及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