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14 5例小儿肺炎急性期、恢复期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含量和血清肌酐 (Cr)及尿素氮(BUN) ;82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 ,比较轻型及重型肺炎急性期、恢复期血、尿 β2 MG含量变化 ,并与肺炎血清Cr及BUN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急性期血、尿 β2 MG显著高于对照组 (t =2 .75 P <0 .0 1) ;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 =1.86 P >0 .0 5 ) ;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轻型与重型肺炎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t=2 .14  P <0 .0 5 )。肺炎血 β2 MG与血清C…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探讨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对162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16例,发生率9.9%。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与IVIG反应型川崎病男女性别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发病年龄明显低于IVIG反应型川崎病(P<0.05)。IVIG无反应型与有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在热程、皮疹、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口腔及四肢改变无明显差别。但冠状动脉损害及合并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血白细胞数特别是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而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小,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是IVIG无反应的危险因素。IVIG2g/kg单次较分次用药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联合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不少见。年龄较小、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ESR及CRP显著升高,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是发生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危险因素,初治中宜采取IVIG2g/kg单次治疗方法。无反应型性川崎病患儿在继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中可重复应用大剂量IVIG,仍无效可并用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3.
小儿肺炎β2-微球蛋白与肾功能损害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含量变化 ,探讨 β2 MG与肾功能损害关系以及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14 5例儿童肺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尿β2 MG含量 ,同时检测血清肌酐 (Cr)及尿素氮 (BU N) ;与 8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急性期血、尿 β2 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肺炎轻型与重型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肺炎患儿血β2 MG与血清 Cr、BU N相互关系间呈正相关 (r BUN=0 .6 35 ,r Cr=0 .6 2 1;P均 <0 .0 5 )。急性期血β2 MG增高异常率 (81% )明显高于血 Cr(13% )及 BU N(19% )异常率。结论 :肾功能损害可能是小儿肺炎时伴随的较普遍现象 ,以重型肺炎更明显 ,肾功能损害是可逆性的 ;血、尿β2 MG是监测小儿肺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岳春华  张初梅  林爽  黄奕辉  李坤平 《中草药》2018,49(17):4118-4124
目的克隆布渣叶查耳酮合酶基因(Mp CHS)全长c DNA,并对其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方法以布渣叶叶片总RNA逆转录合成c DNA为模板,根据其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引物序列,PCR扩增Mp CHS基因全长c DNA,经质粒连接、转化、扩培,挑选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Mp CHS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得到Mp CHS基因全长c DNA(Gen Bank:KY47260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为1 176 bp,编码含391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2 700,理论等电点6.11,具有CHS家族蛋白3个保守的功能活性位点(165 C、304 H和337 N)和特征多肽标签序列RLMMYQQGCFAGGTVLR和GVLFGFGPGL。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Mp CHS与可可、陆地棉等木本植物的亲缘关系比较近。RT-q PCR结果表明,Mp CHS基因在不同部位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随着生长过程逐步降低。结论首次克隆得到Mp CHS基因,并分析了Mp CHS基因在布渣叶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表达模式,为Mp CHS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解析布渣叶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方法:纳入96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依从率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更小(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可以对患者的遵医行为给予有效改善,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减轻,显著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116例产后出血产妇,为产后出血组,同时选择同期116例无产后出血产妇,为无产后出血,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流产病史、产后出血史、巨大儿、缩宫乏力及前置胎盘在产后出血患者与无产后出血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流产病史、产后出血史、巨大儿、缩宫乏力及前置胎盘均是孕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加强孕妇产前保健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注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简称喜炎平)治疗幼儿急疹(E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ES患儿58例,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均对症处理。治疗组予喜炎平肌注,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静滴或肌注,进行对照评价。结果:两组的发热至消失天数大致相同(P〉0.05);治疗组在发热至出疹时平均最高体温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肌注喜炎平治疗ES虽不能缩短病程,但可明显降低发热的程度,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血钙参与危重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对危重病儿的血钙监测和合理纠正钙平衡紊乱已成为临床的一项重要措施。从1994~1997年.我院儿科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VitK)缺乏致颅内出血50例,其中查血清总钙41例.本文对此41例的血钙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颅内出血组:本组41例,其中男35例,女6例,均为3个月内婴儿。诊断依据:()母乳喂养儿;(2)3个月内婴儿;(3)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4)颅内出血;(5)失血性贫血;(6)给VitKI后1日内出血倾向消失,其中有34例行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选择HMD患者12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B组,n=64)和对照组(A组,n=62),两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头罩吸氧(氧流量4~6L/min),治疗组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商品名沐舒坦),30mg.kg-1d-1,分两次用5%葡萄糖20ml稀释后静脉滴注,并联合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其参数设定为流量6~8L/min,吸入氧浓度(FiO2)0.4~0.6,压力为5~8cmH2O;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12h及48h的临床症状及血气变化,比较PaO2及PaCO2及PaO2/Fi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4例患儿中有40例经治疗12h及48h后,呼吸困难和呻吟明显减轻或消失,血PaO2升高,PaCO2下降,氧合参数明显增加,其中以胸片RDS分级Ⅰ级及Ⅱ级效果较佳,对Ⅲ级及Ⅳ级效果较差,总有效率7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25%,两组疗效及血气、氧合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通气及氧合,对新生儿HMD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胸片RDS分级Ⅰ级及Ⅱ级的患儿;早期应用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  相似文献   
10.
儿童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V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轻型非典型VE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分为拟诊VE组24例,腮腺炎组16例.病例均行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心、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等生化检查.6例行血尿淀粉酶、肥达试验.7例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心电图、胸片、肝胆脾B超.19例单独行头颅CT检查,2例单独行头颅MRI检查,二者均查2例.40例患儿行脑电图(EEG)检查,并对其中的慢波(δ、θ)异常按相应年龄予定量和分级.对二组患儿临床主要症状、阳性体征出现率,EEG弥散性慢波异常程度及出现率、治愈率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所有病例的最后诊断与入院前诊断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拟诊VE组和腮腺炎组患儿临床主要症状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x2=8.222 5 P>0.05);EEG弥散性慢波异常程度及出现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轻度异常比较:x2=0.004 3 P>0.05;中度异常比较:X2=0.0052 P>0.05).拟诊VE组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3例,异常4例.拟诊VE组患儿均治愈;腮腺炎组治愈15例,明显好转1例,二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x2=0.019 6 P>0.05).二组最后(出院)诊断率(100%)和人院前(外院)诊断率(30%)有显著性差异(x2=47.08 P<0.005),诊断准确率增加70%.结论 采用轻型非典型VE诊断依据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EEG检查在VE中敏感性高的特点能有效弥补非典型病例诊断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