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首次评价没药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芳香化酶的生物效应;并分析鉴定没药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芳香化酶抑制刺体外筛选模型评价没药挥发油的生物效应;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没药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鉴定.结果 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试验表明没药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D50为14.21 ug/mL,95%可信限为11.58 ug/mL~17.50 ug/mL;芳香化酶抑制剂体外筛选实验表明没药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抑制芳香化酶活性,IC50为8.70 ug/mL;为探讨生物效应与成分间的关系,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没药挥发油中5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0.16%,结构类型主要为萜类、倍半萜类等类型化合物.结论 没药挥发油具有显著抑制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效应成分可能与其中的倍半萜类成分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水提取物和5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及效应物质的异同。方法:采用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评价两种提取物的效应差异;采用HPLC-TOF/MS及对照品对照,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样品中化学成分组成的异同。结果:水提物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和平均肌张力抑制效应均不及5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中化学信号不及50%乙醇提物中化学信号丰富;从水提取物和50%乙醇提取物中分析鉴定了14个化舍物。结论:当归芍药散不同溶剂提取物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和化学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为当归芍药散的制备方式和效应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条件。方法采用5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0.01),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2.0%)。结论改进的方法严密、准确、经济,可为白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推动高校树立品牌战略和质量意识,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从而逐步提高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在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鉴定广西玉林产肉桂挥发性成分,并分析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GC-MS法对肉桂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应用比浊法测定肉桂挥发油、桂皮醛、肉桂酸的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检测了肉桂挥发油中78个化学信号,鉴定出3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48%;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表明桂皮醛、肉桂油均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而肉桂酸对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不明显.结论 采用GC-MS分析与效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西玉林产肉桂挥发油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效应成分,为进一步阐明肉桂活血通经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总结海州常山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海州常山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查阅CNKI,MEDLINE和CA等主要数据库中有关海州常山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各16,10,7篇,并进行汇总、分析和评述。化学成分方面共发现119个挥发性化合物、8个黄酮化合物、1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个糖苷和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药理方面主要有降压、抗炎、抗氧化、镇痛、镇静、抗细胞增殖和抗艾滋病病毒作用。海州常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中与大极性成分有关的研究较多,但中等及小极性成分的研究较少,建议加强中等偏小极性成分的研究,为建立海州常山质量标准及深度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鲍邢杰  邵林 《中医药导报》2015,(3):35-36,40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少腹逐瘀汤及其富含挥发油的组方药材当归、川芎、肉桂、干姜、小茴香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复方提取基本保留了单味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但是在成分数量和含量上存在差异,并非单味药材挥发油成分的简单相加。结论:利用GC-MS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少腹逐瘀汤各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揭示其效应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与其抑制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的生物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试验表明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强弱依次为:当归-川芎(2∶1)>当归-川芎(3∶1)>当归-川芎(1∶1)>当归-川芎(3∶2);GC-MS分析结果表明对离体子宫收缩效应最佳的当归-川芎(2∶1)药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为:(Z)-ligustilide:(Z)-3-butylidenephthalide:4,5-dihydro-3-butyl-phathalide:(E)-ligustilide:Unknowncompound:8,9-dehydro-Cycloisolongifolene:Neocnidilide:(E)-3-butylidenephthalide(80.75∶4.02∶2.07∶1.66∶0.81∶0.61∶0.53∶0.52)。结论: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性成分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强度不同,可能是由于挥发油中各组成成分比例不同引起;挥发油中以内酯类成分为主,提示该类成分可能为抑制子宫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寒凝血瘀证痛经的中医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结果显示临床中医药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以少腹逐瘀汤、温经汤及其加减方等较多,且疗效较好,在实验研究方面初步建立了寒凝血瘀证痛经动物模型,并阐述了寒凝血瘀证痛经的形成机理以及中药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少腹逐瘀汤拮抗离体子宫收缩的有效部位中有机酸类(香草酸、咖啡酸、阿魏酸)、萜苷类(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黄酮苷类(异鼠李素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3种类型7个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少腹逐瘀汤及有效部位的复杂效应物质的阐明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SunFire-C18(4.6 mm×250mm,5 μm);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B)-甲醇(C)梯度洗脱(0 min8875,30 min13825,35 min13825,55 min14815,60 min14815,80 min15805);流速1.0 mL·min-1;测定波长260,230,254,320 nm;柱温30℃.结果3种类型化学成分的7个化合物在分析测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7.8%~100.2%之间.结论分析测定了少腹逐瘀汤拮抗离体子宫收缩活性部位中7个化合物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为方剂中多类型复杂效应物质的分析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