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为查明 O1 57:H7大肠杆菌在本地区动物携带情况 ,2 0 0 0~ 2 0 0 2年采集金乡县部分农家动物粪便 ,用免疫磁珠富集方法捕获 O1 57:H7,接种于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科玛嘉大肠杆菌 O1 57显色培养基之后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 ,3年共检测牛、鸡、猪、羊动物粪便 14 6 0份 ,检出 O1 57大肠杆菌 6 5株 ,检出率为 4 .4 5 % ,其中猪携带率最高为 7.35 % ,提示本地区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 57:H7感染的可能 ,应加强动物管理和疫情监测 ,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确诊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5±5)岁。符合下列情况:①发病在6~12周以内且伴有发热、胸痛、乏力;②院外曾正规抗痨4周以上,但未同时积极配合抽液治疗。③B超显示胸腔内中等量积液呈包裹性改...  相似文献   
3.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摘要)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科金培珍缠士华李春学高敬华唐振起赵敬军李传良自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比索洛尔(Bisoprolol)治疗高血压病伴有并发症患者67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肿瘤治疗效果近年来有了明显提高,但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期很短,病死率仍然很高。加之长期以来肿瘤治疗效果欠佳,及肿瘤治疗常用手段,如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明显副作用,人们对肿瘤仍有一种恐惧,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肿瘤仍是不治之症,甚至认为患了肿瘤即意味着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2006~2011年该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肺癌切除术患者80例,检测新辅助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点、新辅助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的关系。并根据术前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和新辅助治疗期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进行分类,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纤维蛋白原在新辅助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治疗前分期、术前治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降低者,新辅助治疗疗效好(P=0.004),有较低的复发率(P=0.026)。术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新辅助化疗后纤维蛋白原升高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显著缩短,而纤维蛋白原术前正常和治疗后水平下降者DFS明显延长(P0.005),这种分类(χ2=2.165,P=0.002)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危险比=0.280,P=0.001)是术后DFS的重要决定因素。结论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和新辅助治疗期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是影响肺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纤维蛋白原分类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测术后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奥氮平单次给药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最佳用药剂量。方法:75例接受中、高度致吐性化疗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和4个不同奥氮平剂量组(A、B、C、D奥氮平用药剂量分别为2.5,5,7.5,10mg)。用药时间与化疗时间一致,观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最高,随奥氮平剂量递增,恶心、呕吐发生率递减,但不良反应亦递增。结论:奥氮平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缓解存在剂量依赖,增加剂量可以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亦随着增加。治疗时应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计划股静脉置PICC作为置管补救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非计划股静脉置入PICC的成功率,留置时间,有无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经外周静脉PICC置管失败43例,遂经股静脉成功置管,置管成功率100%,平均留管时间16d(7~35d),无DVT出现。结论非计划股静脉置入PICC作为经外周置管失败补救措施中确实收到了好的效果,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全部患者未出现DVT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李际君  高敬华  邢荣格 《疑难病杂志》2013,(8):609-611,F0003
目的研究微管不稳定Stathmin蛋白在十二指肠乳头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37例,并取其中25例患者的癌旁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tathmin蛋白表达水平与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37例中Stathmin蛋白表达阳性26例(70.3%),癌旁组织25例中表达阳性7例(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管不稳定Stathmin蛋白过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r=0.007、r=-0.003,P>0.05),而与临床病理分级、肿瘤淋巴结转移及FNM分期有关(r=-0.879、r=0.592、r=-0.727,P<0.05)。结论微管不稳定Stathmin蛋白可能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潜能有关,有望成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判定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唾液蛋白(BSP)与肺耐药蛋白(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与相关因素年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C-erbB-2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与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MP-9、BSP与LRP的表达,并对三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C-erbB-2的临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9、BSP与L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78.3%、68.3%;正常乳腺组织中MMP-9、BSP与L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15.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有关,BSP表达与年龄、骨转移表达有关,LRP与C-erbB-2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BSP、LRP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有关,能指导判断乳腺癌及其侵袭、转移、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唾液蛋白(BS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与相关因素年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C-erbB-2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与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BSP的表达,以及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C-erbB-2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SP阳性表达率为78.3%,正常乳腺组织中BSP阳性表达率为15.0%,P<0.05有统计学差异.BSP表达与年龄、骨转移相关(P<0.05).结论:BSP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和骨转移密切相关,能指导判断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