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急性肾炎的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文献为依据,结合急性肾炎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深入讨论了急性肾炎的中医发病、病机和演变及传变规律。结论得出了“肾的气化失常是急性肾炎的主要病机”,而“肾气实”和“肾阴虚”则又是导致肾的气化失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以中国政府派遣的研究员身份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1年,研究题目是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HIV/AIDS临床防治研究。作为一个中医出身的人,我自然对彼岸的中医现状格外关注,并联系我国中医现状有如下随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的导师岩本爱吉教授因为对艾滋病研究在日本颇有名气,他有两个助手:中村哲也副教授和北村副教授。中村哲也负责临床,北村负责基础,下设两个  相似文献   
3.
在《伤寒论》六经病传变中,每一经的病变都涉及津液异常产生的病证。正如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劝读十则》中提到:“《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以存阴津为主”[1]482。可谓一语道出津液的重要性。《医学三字经》中指出:“长沙论,叹高坚。存津液,是真诠”[1]833。故阐明津液耗损途径,对分析六经病的病因病机、确立治法方药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存津液”作为《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备受历代医家所重视。在《伤寒论》中,津液的存亡关乎六经病之发生、传变以及治法的确立。理清津液耗损途径,方可准确辨证施药。以下从外耗、偏渗、下渗、内损4个方面阐述津液的耗损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气”学说—《内经》对人体构成因素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和见解为论据,认为人气、地气、天气是构成人体的三大因素。并联系人体体质分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同气相求的发病观及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进一步说明《内经》中构成人体的“三气”学说。  相似文献   
5.
论肺之阴阳(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阴阳学说为依规,参阅历代中医典籍中有关肺阴、肺阳的论述,从肺阴、肺阳的基本概念、生理作用,病理变化及临床的脉证并治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肺阴、肺阳的实质,从理论上正本清源,为中医学肺阴、肺阳概念的规范化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在脏象研究方面提出的新观点以及在临床中的运用,阐述他从古代哲学及气化的观点论述五脏,提出天癸、命门、肝阳、肺阳、脾阴之说,这些理论确有其先进性,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的整理,补充完善中医基础理论,揭示其对中医临床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孕育子孙、繁衍后代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类孕育生命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于当今社会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不孕症的发病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于不孕症的治疗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沉重而严肃的话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西医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其效果如何,本文对中西医不孕症的治疗效果进行一次对比,希望能够对各位同仁的理论和临床做出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不但把中和视为养生健体,安身立命之大本,还把中和作为做人行事的一种道德标准来看待。他在《立无神》中指出:“(君)不居和之职而以和为德”。把“和”作为君主的道德标准看待。“孔子日:‘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俗得自恣,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而小民赢瘠于下,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  相似文献   
9.
消渴病总属津液代谢异常之疾,津亏、津停均可为之.对于消渴病的病因,历代医家比较一致的认识有饮食不节,积热伤津;情志失调,郁热伤阴;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过服温燥,耗液伤阴等.对于病机大都认为是阴津亏损,燥热内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相似文献   
10.
高中祖教授自拟清暑益气汤治疗秋冬季节,伏暑发病。气虚乏力所致的头晕、汗多、心烦、眠差、耳鸣、便秘、夜尿频等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笔者跟师学习,感悟颇深,现将其自拟清暑益气汤在临床中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