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明确滇重楼种子适宜采收期,为滇重楼的科学采种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室内分析、发芽和播种试验,分别比较了两个滇重楼种植基地采收的橙色、红色和深红色外种皮种子的大小、千粒重、发芽率、成苗率及种苗农艺性状。结果 深红色外种皮种子大小和千粒重的数据高于其它两种颜色外种皮种子;深红色外种皮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颜色外种皮的种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红色外种皮种子繁殖种苗的主要农艺性状优于其它两种颜色外种皮种子的种苗。结论 滇重楼种子的最适宜采收期为果实裂开后外种皮为深红色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肉苁蓉花序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为其综合利用和种子繁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近自然状态下肉苁蓉花期花序挥发物成分。结果:现蕾期到盛花期共从肉苁蓉花序中鉴定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现蕾期主要为烃类与绿叶挥发物,随着肉苁蓉花序上花朵开放,部分挥发物相对含量消失或减少,部分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并出现一些新化合物。初花期和盛花期肉苁蓉花序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香性酯类与苯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较现蕾期显著增加。结论:肉苁蓉花序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多,且随开花进程出现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构成了肉苁蓉不同花期的香韵。  相似文献   
3.
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原则,对一年生当归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为云南当归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滇龙胆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坚龙胆、龙胆草、苦草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基原植物为滇龙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龙胆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主产于云南,临沧是其道地产区;滇龙胆一般于秋冬两季采收;加工多以产地初加工为主,即将滇龙胆清洗后阴干或晒干;历代本草典籍中对其质量评价的记载非常少,以“形如枯骨”“根肥长”“脂润”“味苦”“粘牙”作为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现代主要以龙胆苦苷含量作为龙胆药材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辅助以外观性状等的观测。结论:考证结果将为今后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滇重楼灰霉病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滇重楼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滇重楼花器腐烂而导致种子绝收,该研究通过田间病害调查,掌握了该病发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带病组织和菌核培养分离获得病原菌,并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梗葡萄状分枝,分生孢子椭圆形,长9.70~13.70μm,平均(11.32±0.82)μm,宽(7.05~9.12)μm,平均(8.24±0.48)μm,精孢子球形,直径(3.34±0.31)μm,病原菌在发病植株及PDA培养基上均易产生黑色菌核,基于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为一种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基于病原菌RPB2,HSP60,G3PDH基因及其联合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支持该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真菌一个新种,该菌最适培养温度为20℃,最适pH为8,持续光照会抑制病原菌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化橘红害虫花蕾蛆越冬幼虫在不同品系化橘红树冠下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及绿僵菌对其幼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为花蕾蛆的地面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筛土法对花蕾蛆越冬幼虫在不同品系化橘红树冠下土壤中的水平方向、垂直深度及不同方位的分布格局进行调查;采用喷施孢子悬浮液法在室内初步测定了绿僵菌对其幼虫的致病力。结果:凤尾品系化橘红为花蕾蛆的易感品系,越冬幼虫大都集中在北侧、地表土层0~3 cm、滴水线内100 cm处的土壤中,呈聚集分布格局;绿僵菌对花蕾蛆幼虫有一定的致病力,尤以4号菌株的致病力最强。结论:花蕾蛆对不同品系化橘红有选择性,在土壤中呈聚集分布规律;绿僵菌对花蕾蛆幼虫有致病力,表现出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对化橘红害虫曲牙土天牛幼虫的毒力,筛选高致病力菌株,为曲牙土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先利用从化橘红基地土壤中分离及其他实验室提供的36株绿僵菌,制成孢子浓度为1×108 个/g的孢子土,对曲牙土天牛1龄幼虫进行初步的毒力测定;在此基础上选取7株分离自化橘红基地土壤的绿僵菌作进一步筛选;并通过液固双相发酵法对筛选出的高毒力菌株的产孢能力进行初步评价。 结果: 用于作初步毒力测定的36株绿僵菌中,有28株能够侵染曲牙土天牛幼虫,其中6株僵虫率达100%,8株达80%,8株达60%,2株达40%,4株达20%;用于作进一步毒力筛选的7株菌中,有6株表现出较高的毒力,最高僵虫率均大于74%;对这6株菌的产孢量进行测定,产孢量均大于10亿个/g,其中1,4株菌产孢量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2.35±0.25 (1×109个孢子/g),2.21±0.27(1×109个孢子/g)。 结论: 1号和4号菌株对曲牙土天牛1龄幼虫表现出了较高的毒力,并有最强的产孢能力,因此最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化橘红GAP基地土壤绿僵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化橘红GAP基地土壤中分离、鉴定绿僵菌,为进一步利用绿僵菌防治化橘红害虫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黄粉虫诱集法从40份土壤样品中诱集、分离绿僵菌,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比对鉴定其种类。结果:从化橘红GAP基地土壤中共分离出18个绿僵菌菌株,经鉴定均为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结论:化橘红GAP基地环境适于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生存,土壤中拥有丰富的绿僵菌资源,这为进一步利用绿僵菌防治化橘红害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云木香不同时期干物质及氮、磷、钾、钙、镁营养素积累与分配规律,为云木香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移栽后第1年生的云木香为研究对象,缓苗后每隔25 d田间取样1次,分别测定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钙、镁的量。结果:云木香干物质积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慢-快-慢”的趋势,根部呈直线上升,生育前期主要以茎、叶的干物质积累为主。缓苗后50 d为返青期,养分吸收量较少。75~125 d为快速生长期,是根的快速生长膨大期,在125 d时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最大,分别为1395.90、205.03、1311.33 mg/株;150 d时钙、镁吸收量最大,为682.54、155.88 mg/株。云木香对氮、磷、钾、钙、镁养分吸收表现为氮>钾>钙>磷>镁,干物质积累和各营养元素吸收呈正相关。结论:云木香返青期应少施肥;快速生长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肥料利用最大效率期,施肥以氮、钾和钙肥为主,肥料使用应少量多次;钾肥早施;中后期主要施用速效钙、镁、磷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栽培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的繁育系统和传粉昆虫,明确栽培条件肉苁蓉的繁育系统类型和传粉昆虫种类。方法 运用田间定位观测、杂交指数(OCI)、花粉胎珠比(P/O);田间人工授粉实验等方法综合判定肉苁蓉的繁育系统类型,并对访花昆虫行为进行初步观察和采集鉴定。结果 肉苁蓉OCI为4;P/O为292.78,人工异株异花传粉结实率最高,平均结实率为79.1%,种子饱满度达82.2%,未发现孤雌生殖等现象。初步鉴定肉苁蓉访花昆虫共计43种,隶属6目16科,以膜翅目昆虫种类最多,占65.1%。其中传粉昆虫有6科27种,24种属膜翅目的蜜蜂总科,其余3种为双翅目的食蚜蝇科,主要有意大利蜜蜂、阿尔泰原木蜂、盗条蜂、黑白条蜂等。结论 肉苁蓉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类型,需要传粉者;栽培肉苁蓉传粉昆虫种类丰富,保证了较高的田间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