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及肛门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等症状,常伴随灼热疼痛等自觉症状。劳累、发热、饮酒、感染、性行为等为导致其复发的重要因素。在15~49岁人群中,每10人便有超过1人感染2型单纯疱疹病毒。目前尚无彻底清除单纯疱疹病毒,防止其复发的方法,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中医认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发病多与风、湿、热、肝肾阴虚、七情内伤及饮食偏嗜等因素有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显示中医治疗在降低其复发率方面有一定优势。下焦与皮肤疾病密切相关,且"下焦如渎",与水湿代谢息息相关。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位处下焦,属下焦疾病范畴,下焦的水液代谢、气机通利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在"下焦如渎"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之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病机,认为下焦失畅为其病机。"下焦如渎",宜因势利导,疏通下焦,治法关键在于"其下者引而竭之",引邪自下焦去而不伤阴,以通兼补。猪苓汤为《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小便不利、渴欲饮水的经典方剂,其作用机制实为通过疏通下焦而使渴止便利,故选用猪苓汤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以期为之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思路,有助于其临床辨治。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有"能和色脉,可以万全""微妙在脉,不得不察",说明脉诊在古典中医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伤寒论》对于脉诊尤为重视,形成了独特的脉法体系,也是学术界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梳理分析近三十年有关《伤寒论》脉法研究的文献,并对其分类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主要对仲景脉法的源流考证争议比较大,对脉法的内涵,尤其是阴阳的定义以及平脉、变脉的诠释说法不一,对《伤寒论》中单脉和兼脉的解读也存在不同观点。此外,对脉与病机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解读,甚至还有结合现代技术对仲景脉法进行分析研究,期望更好地还原仲景脉法的科学内涵。本文结合中医经典理论,详细分析《伤寒论》脉法研究现状,从而论证仲景脉法真实内涵,以求更好地指导张仲景脉法体系的研究和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金颜香的本草名物进行考证研究,明确金颜香所对应的实物,以利于发挥其在医药学、香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研究主要利用明代周嘉胄《香乘》对于金颜香的描述,并结合本草文献如中国药典、《新修本草》等,以及其他文献如《诸蕃志校注》《诸蕃志校释》等,进行相互比较、参证和辨析,从药物性状、产地、文献收录等多个角度分别对金颜香这一进口香药进行考证,探析“金颜香”的名物关系。结果 经文献考证,金颜香应为安息香科植物的干燥树脂,从性状考证表明,中国药典中树脂类药物没药和安息香较符合古籍中对于金颜香的记载,从产地考证可推断古籍中记载的安息香并非安息香科植物的树脂,金颜香既不是古籍中的安息香,也非没药,基本厘清了金颜香、古今安息香三者的关系。结论 金颜香的本草名物存在一定问题,经研究考证基本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观察龙牡皮炎方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D)的BALB/c小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BALB/c小鼠背部皮肤DNCB致敏的方法建立AD模型。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C组(0.5×10-3 g·kg-1)及龙牡皮炎方组(26 g·kg-1)。除空白组外,模型组、维生素C组和龙牡皮炎方组小鼠分别采用背部外涂不同浓度DNCB致敏的方法诱导AD,空白组予基质外涂。分别于2%DNCB致敏后7 d及0.2%DNCB致敏后24 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1 d。实验结束后直接观察各组小鼠皮损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球蛋白E(Ig E)、活性氧(ROS)的水平;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剂盒-微量法(ABTS法)测定血清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皮损部位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部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  相似文献   
5.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液、气火上逆;肝的功能特点主动属阳,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久郁化火、火热上炎;肝体用失调,木火刑金,日久导致面部皮肤持续性潮红、干燥、瘙痒等。临证治疗时,谨守“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内涵,重视滋养阴血以补养肝体,调达气机以恢复肝用,采用肝体、用并调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时结合女性患者实际情况,可考虑使用四物汤、四逆散、逍遥散、苁蓉牛膝汤等方加减化裁,以供临床治疗女性玫瑰痤疮用药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55岁, 汉族。因泛发型白癜风30年、面部褐黑色斑点1个月于2021年6月15日就诊。患者1990年无明显诱因左手出现1处白色斑片, 于外院诊断为白癜风, 予外用"激素"类药膏后未见明显改善。白斑逐渐增多, 多次就诊并予外用药物、激光等治疗均未见明显疗效。2010年左右, 白斑于6个月内迅速累及周身皮肤, 此后10余年未行任何相关治疗。2021年5月中旬, 患者左眼内眦白斑区突然出现1处褐黑色斑点, 未予处理, 后皮损于2周内迅速扩散至双侧内眦、颧部及耳部, 并持续进展。既往冠心病10个月余, 规律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晚(2021年5月初因转氨酶升高调整为匹伐他汀钙片2 mg/晚), 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d,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每日2次。高血压病史10年, 规律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 每日2次。皮肤科检查:全身泛发色素脱失斑, 小腿胫前有少量白色毳毛, 鼻部、颧部及耳部前后散在褐黑色色素沉着斑, 直径1 mm左右, 颜色均匀, 边界清晰, 密集分布(图1A)。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肿瘤常规筛查包括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