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19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627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77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评定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布康唑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对照品的称量、仪器误差、标准溶液的配制、含药血浆样品的配制、血浆样品的处理、标准曲线的拟合、基质效应、重复性等,评定各来源分量的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人血浆中低(60.0 pg·mL-1)、中(600.0 pg·mL-1)、高(6 400.0 pg·mL-1)浓度布康唑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5.62,63.90,626.26 pg·mL-1k=2,P=95%)。结论: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布康唑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基质效应、血浆样品的处理(提取回收率),仪器误差、重复性(精密度)引入。  相似文献   
2.
马林  刘小翠  邓斌 《中草药》2020,51(16):4259-4265
目的探讨小檗碱调节糖原代谢的机制及对糖原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作为疾病模型鼠,考察小檗碱对db/db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提取小鼠的肝糖原进行体积排阻色谱(SEC)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考察小檗碱对db/db小鼠肝糖原的结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小檗碱可以显著性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降低db/db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db/db小鼠肝糖原的结构不稳定性;降低db/db小鼠肝组织中糖原磷酸化酶(GP)、糖原脱分支酶(GDBE)和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水平,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结论小檗碱可以调控cAMP/GP信号通路,改善db/db小鼠的肝糖原结构,修复受损糖原结构,这可能是其调节肝糖代谢,改善糖尿病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 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其研究已历时 2 0余年。近期 ,可以有效抑制EGFR的生物及化学制剂正在逐步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现将此方面研究及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一、EGFR的生物学特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由 1 1 86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 70× 1 0 3的膜蛋白 ,按其结构分为 :①可与特异性配体结合的细胞外部分 ;②穿过细胞膜的部分 ;③具有酪氨…  相似文献   
4.
酿洒酵母是子囊孢子型真核微生物。用于遗传毒物的检测中有细菌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作用。它有自己的代谢活化系统,检测前致癌剂无需外加外源性激活物;它有染色体结构,可以检测引起染色体畸变的药物。因此,我们引进国外测试菌株,于1987年4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该检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把该系统用于化学物的遗传毒性检测和抗变剂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4-硝基奎宁-1-氧化物(4-NQO)和苦味酸等常见诱变剂可引起酵母D7菌株的基因转变,回复突变和有丝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eiter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方法报告2例并检索收集国内文献171例,共计173例Reiter综合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173例Reiter综合征的男女之比为5.41,平均发病年龄为27±10岁.完全型126例,不完全型67例.继发干感染106例,HLA-B27阳性59/72例.控制感染后经消炎痛、泼昆松、甲氨蝶呤等治疗后,均能达到临床完全缓解. 结论 Reiter综合征是病原体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2004-09~2007-09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门诊患者,共192例。按照SAS软件1∶1的原则分为治疗组96和对照组96。治疗组96例,男21例,女75例,平均年龄为31.48岁;对照组96例,男38例,女58例,平均年龄为31.40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采用单盲多中心(3个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共观察192例病例,剔除病例及脱落失访病例共18例。有效病例共174例。治疗组(89例):给予丹萍皮炎丸(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制剂室提供,生产批号:060102)口服,每次6g,每日2次…  相似文献   
7.
美国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全职丈夫”的数目在不断增加,到2003年就达到18%,目前已接近1/3。而在国内,同样有越来越多的男士成为“家庭妇男”。  相似文献   
8.
AF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自2001~2004年对3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应用AF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56岁,平均36.3岁。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18例,重物压伤4例。损伤部位:T11 4例,T12 10例,L1 13例,L2 2例,L3 1例。完全截瘫3例,不完全截瘫10例,无神经症状17例。骨折类型:屈曲压缩型4例,爆裂型18例,骨折脱位型8例。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尿路成像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怀疑输尿管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区肿痛、少尿或无尿,B超提示移植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移植肾周积液,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检查。结果:MRU均显示移植肾盂及肾盏扩张,输尿管上段扩张,重T2WI表现为高信号。输尿管连续性消失,其下方为局限性包裹液性区。在渗出的包裹性尿液邻近或下方可见高信号的膀胱影。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探查,术中均发现输尿管有坏死,坏死部位与MRU显示输尿管连续性消失部位一致,输尿管坏死下方可见渗出的尿液,与MRU所见局限性包裹液性区相吻合。结论:MRU诊断肾移植后输尿管坏死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紫胡皂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反相柱,以甲醇-水(66∶34)为流动相,分离了柴胡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皂甙a、c、d(Saikosaponina,c,d)并用紫外法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