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延蕾  赵婉慧  张盼  施诗  刘晓红  刘艳萍  付艳辉 《中草药》2017,48(21):4387-4392
目的研究黄皮属植物海南黄皮Clausena hainanens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黄皮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ukonine(1)、methyl carbazole-3-carboxylate(2)、lansine(3)、murrayanine(4)、3-甲酰基咔唑(5)、3-甲酰基-6-甲氧基咔唑(6)、lansamide4(7)、4-methoxy-N-methyl-2-quinolone(8)、(E)-N-(4-methoxyphenethyl)-2-methylbut-2-enamide(9)、(E)-N-甲基肉桂酰胺(10)、N-(2-羟基-2-苯乙基)肉桂酰胺(11)、N-苯甲酰酪胺(12)、aurantiamide(13)、N-methyl-2-pyrolidinone(14)、香豆酸(15)、6,8-dimethoxy-4,5-dimethyl-3-methyleneisochromanl-one(16)、8-甲氧基补骨脂素(17)和异黑麦草内酯(18)。其中化合物1~14为生物碱类化合物,15为酚酸类化合物,16为异香豆素类化合物,17为香豆素类化合物,18为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首次对海南黄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南黄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6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茜草科乌檀属植物胆木Nauclea officinali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胆木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猕猴桃内酯(1)、黑燕麦内酯(2)、3,4,5-三甲氧基苯酚(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5)、对甲氧基桂皮酸(6)、咖啡酸甲酯(7)、咖啡酸乙酯(8)、异阿魏酸甲酯(9)、阿魏酸乙酯(10)、断氧化马钱子苷(11)、裂环马钱苷(12)、3-醛基吲哚(13)、1,2,3,4-tetrahydronorharman-1-one(14)、vinmajine I(15)、19-O-methyl-3,14-dihydroangustoline(16)、乌檀碱(17)和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8)。其中化合物1、2为倍半萜类化合物,3~10为酚酸类化合物,11、12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3~18为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化合物1~15为首次从茜草科乌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玫瑰树属植物古城玫瑰树Ochrosia elliptica枝叶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古城玫瑰树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5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edyotisol A(1)、(-)-(7R,7′R,7″S,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2)、8-羟基松脂素(3)、lyoniresinol(4)、蛇菰脂醛素(5)、刺芒柄花素(6)、vestisol(7)、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8)、(3R)-violanone(9)、6-羟基-2-(2-苯乙基)色酮(10)、6-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1)、对羟基苯乙酮(1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黑麦草内酯(14)和4,5-dihydroblumenol A(15)。其中化合物1~5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6~9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0和11为色原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2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13~15为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玫瑰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