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天灸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瘀阻脑络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天灸疗法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5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计分法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头痛计分法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头痛计分法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天灸疗法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电针法(electro-acupuncture):将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再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脉冲电流,利用针和电的两种刺激,激发调整经络之气,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主要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退变、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软骨下骨增生,进而引起滑膜炎症、半月板损伤、游离体形成及关节外组织炎症等一系列病变,临床症状以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变形及活动受限为主。 背景: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备起效速度快、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当前电针治疗该病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法系统评价电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及关节功能影响。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及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六大数据库中有关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6月,经筛选后提取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与结论:最终11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共72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采用单一电针疗法的治疗组366例,采用常规针刺或药物的对照组361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提高总体有效率[OR=3.22,95%CI(2.13,4.87),Z=5.53,P < 0.000 01]及治愈率[OR=2.73,95%CI(1.80,4.15),Z=4.72,P < 0.000 01],降低目测类比VAS评分[MD=-1.00,95%CI(-1.71,-0.30),Z=2.80,P=0.005]、WOMAC评分[MD=-7.69,95%CI(-10.31,-5.07),Z=5.75,P < 0.000 01]及ISOA评分[MD=-2.22,95%CI(-3.74,-0.70),Z=2.86,P=0.004]等5个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基于以上Meta分析证据表明,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确切,能够对患者疼痛症状及关节功能发挥积极效应且不良反应少。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RCT研究来验证该研究的结论。 ORCID: 0000-0002-2201-5495(朱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我国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会引起关节组织损伤及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健康。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异常引发的尿酸升高是其发病的生化基础,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控制炎症类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降尿酸类药物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其效果明显,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及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中药治疗痛风历史悠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对症治疗的优势,通过降尿酸、抗炎、抗氧化、保护肾脏等发挥治疗作用,其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近年来,有关中药对痛风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笔者在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痛风发病机制、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实验设计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氧化反应、降尿酸、调节信号通路等方面对中药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痛风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背景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当前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该病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法系统评价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搜集有关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治疗组为壮医药线点灸,对照组为不同于壮医药线点灸的其他治疗方法。对文献进行数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Jadad评分量表结果显示,5篇文献为高质量研究,5篇文献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血尿酸下降幅度、关节肿痛积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OR=4.62,95%CI(2.69,7.94),P<0.000 01;OR=2.39,95%CI(1.37,4.16),P=0.002;SMD=-0.62,95%CI(-0.83,-0.40),P<0.000 01;MD=-2.51,95%CI(-3.38,-1.64),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8,95%CI(0.11,0.31),P<0.000 01〕。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漏斗图均未完全对称,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翻转效应模型分析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指标未被逆转,说明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可对关节肿痛发挥积极效应且不良反应少。由于本次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今后仍需更多规范化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