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46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481篇
预防医学   3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59篇
  12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血友病性假肿瘤(Hemophilicpseudotumor)又称血友病性血囊肿是血友病罕见并发症,由Starker 1918年首先报道。笔者诊治阴囊血友病性假肿瘤一例,现报道于下。1 临床资料1.1 男患,50岁,主诉"确诊血友病A 45年,左侧阴囊肿物15年"入院。患者15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有一肿物,约鹌鹑蛋大小,不伴疼痛,不伴阴囊红肿胀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行阴囊彩超检查提示:阴囊肿物,未系统用凝血因子FⅧ替代治疗,此  相似文献   
2.
多情大理     
不知不觉,渐渐成了"瑰宝"栏目的老读者。每次翻开专题的文章,都像打开了一本科普书卷,通过工美大师的品评和讲述,学了很多的常识。陶冶情操,增长见闻。漆器的生命轨迹这么久远,几乎与中国文化相辉映。在很多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沈雯雯  章宜芬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465-1468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是胃肠道间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表达Kit蛋白,向Cajal细胞分化(或起源于Cajal细胞)。诊断GISTs需结合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目前正确诊断GISTs最主要而简便的方法。本文阐述了GISTs的病理机制、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彬  尹晓  张玲  马海波  李静  张雯雯 《中国骨伤》2007,20(7):445-447
目的:通过对肱骨中下段和桡神经的解剖观测,设计桡神经移位术,为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中或术后取内固定物避免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学技术,对15具10%甲醛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30侧上肢桡神经的走行、分支与肱深血管的关系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同时对100侧干燥肱骨的长度、桡神经沟长度及桡神经走行的角度(桡神经沟与肱骨纵轴夹角)进行观测,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应用于桡神经移位术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结果:①骨标本测量:肱骨平均长度左侧为(30.60±1.46)cm(27.80~33.00cm),右侧为(31.38±1.23)cm(29.20~33.70cm);桡神经沟平均长度左侧为(56.52±10.13)mm(43.82~75.68mm),右侧为(65.74±5.80)mm(55.42~78.82mm);桡神经走行的平均角度左侧为(13.00±1.08)°(10.00°~13.50°),右侧为(13.86±0.97)°(10.50°~14.50°)。②尸体标本观察:桡神经走行中的角度:桡神经在桡神经沟内由内上斜向外下方,穿过外侧肌间隔后行向内下方,形成向内开放的钝角。角度明显29侧(占96.67%);不明显1侧(占3.33%)。③桡神经分为浅深支的位置: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髁间线)以上17侧(占56.67%),在髁间线以下10侧(占33.33%),平髁间线3侧(占10.00%)。④从桡神经出口到桡神经分叉的平均距离(弧距)为(14.26±1.01)cm(12.80~19.20cm)。⑤桡神经和相邻肱深血管的关系:桡神经在肱深血管内侧12侧,在肱深血管外侧10侧,和肱深血管相交叉8侧。⑥临床5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桡神经移位术后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骨折全部愈合,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神经移位术设计合理,符合桡神经的解剖生理,为肱骨中下段骨折进行各种内固定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减少了术中或术后(取内固定时)桡神经再损伤的发生,且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损伤,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痛点封闭注射治疗腰腿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腿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类疾病,60%~80%的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自2005年10月~2007年1月本门诊共诊治482例腰腿痛患者,对其中292例排除内脏源性及感染、肿瘤性腰腿痛,有明确腰背部压痛点者施行痛点封闭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季肋部疼痛,发作无明显规律性,可自行缓解。CT显示肝脏右叶占位,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AFP24.58ng/m l。肝功:ALT25U/L、AST29U/L、AKP100U/L、r-GT201U/L。因肿瘤较大,无法行外科手术切除,遂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插管至腹腔动脉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呈抱球状,其上半部分染色欠完整,提示有肿瘤侧支的存在;膈下动脉造影未见肿瘤染色;将Pigtail管头端置于腹主动脉上段造影显示肝内肿瘤上半部分染色,供血血管由右肾动脉主干近端发出,经sp微导管超选至副肝右动脉造影见肿瘤上半部分染色。图1腹部CT显示为肝右后叶上段大片状低密度区,边界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图2腹腔动脉造影显示供血动脉弧形移位,呈抱球状,其上半部分欠完整。图3副主动脉造影见右肾动脉根部发出一支副肝右动脉提供肿瘤上半部血供。图4超选至副肝右动脉造影见肿瘤染色明显。讨论正常的肝脏接受门静脉、肝动脉双重血供[1],其中肝动脉为营养性血管,提供肝血流的约25%,门静脉为功能性血管,提供肝血流的约75%。肝癌血供复杂,变化大,常具肝外动脉供血,肝癌侧支血供可有以下9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金博电热液体蚊香在2、36、168、336小时,对淡色库蚊毒力测定结果。2~336小时,KT在4′00″~5′41″之间,致死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BAYGON EC以两种剂量施在3种不同板面上,对蟑螂毒力测定结果。在玻璃面以0.25、0.5g a.i./m~2施药时,对蟑螂致死率均达100%,持效90天;油漆面0.5、0.75ga.i./m~2时,15天致死率均达100%,致死率在75%以上,施药量在0.5g a.i./m~2时,持效期为45天、0.75g a.i./m~2为60天;水泥面1、1.5g a.i./m~2时,当天致死率均为100%,致死率在75%时,持效期为施药量在1g a.i./m~2持效期为30天、1.5g a.i./m~2为45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两县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探索和分析老年慢性病与体力劳动强度之间的关联,为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农村地区2 29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COPD、哮喘、高血脂、慢性肾病、消化道溃疡、白内障10种慢性病患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因素。  结果  不同民族、是否读过书、是否独居、是否农民、体力劳动强度、是否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均P < 0.05)。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83.3%,其中汉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1%,纳西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6%。随着年龄的增加,除75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下降外,所调查地区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中心性肥胖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中心性肥胖的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是没有中心性肥胖的1.895倍;中体力劳动强度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中强度体力劳动患慢性病的风险是低强度体力劳动的0.643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下降趋势,轻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  结论  中心性肥胖、体力劳动强度是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劳动强度存在差异,提示预防老年慢性病,需要在生活方式上对老年人群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吉林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提高吉林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技术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听取工作汇报、资料审查、现场查看、技能考核等现场调查方式,对吉林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现状调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底,吉林省有备案职业健康检查机构76家,包括公立综合医院43家、民营机构26家、公立疾控机构7家,其中47家机构实际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占61.8%。对33家实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机构进行了现场调查,其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得分≥90分、75~90分、<75分的机构分别有7家(占21.2%)、20家(占60.6%)、6家(占18.2%),公立医院、民营机构、疾控机构(含职防院)各机构的整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时间越长的机构其得分也越高(P<0.01)。各机构的组织机构、工作场所、仪器设备、人员配置等项目得分率较高,分别为95.6%、95.4%、93.7%、93.8%;实践技能、质量管理、职业健康监护能力评估得分率中等,分别为88.5%、78.1%、74.9%;职业病报告能力最弱,得分率仅为59.1%。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1年的机构在质量管理、职业健康监护能力、实践技能考核和职业病报告能力方面均较弱。结论吉林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需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和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等方面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推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应充分发挥省级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鼓励已备案的机构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提高全省职业健康检查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