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护理干预,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颗粒对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抗氧化因子和缺氧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参苓白术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472、0.945、1.89 g·kg-1·d-1),阳性药组(柳氮磺吡啶0.2 g·kg-1·d-1),每组8只。以病证结合法复制脾虚湿困模型大鼠,再灌胃5%的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单纯溃疡性结肠炎组模型复制期间仅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结肠部位损伤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体质量、饮食增长率,检测大鼠血清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红细胞生成素(EPO)、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PCT、CRP、EPO、HIF-1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饮食增长率、iNOS、MPO、SOD、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PCT和CRP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体质量、饮食增长率、iNOS和MPO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与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比较,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EPO和HI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其它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参苓白术颗粒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中iNOS、PCT、CRP、EPO含量(P<0.01),提高饮食增长率、SOD及MPO含量(P<0.05,P<0.01)。结论与单纯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比较,脾虚湿困证可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炎症和缺氧症状。参苓白术颗粒对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炎及抗氧化能力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洲心脏医学杂志2012年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患有心脏病的女性怀孕期间所面临的死亡风险比健康女性高出100倍。近日,重症医学科胸外ICU收治了一例孕期前置胎盘并发乏氏窦瘤破裂术后的患者。经心脏外科及胸外ICU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与护理,该患者目前已脱离危险并于10月14日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8个效应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苦杏仁苷、黄芪甲苷、正丁烯基苯酞、Z-蒿本内酯和阿魏酸)的UPLC-MS/MS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方法: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分析,明确补阳还五汤中8个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40℃,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0.3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各有效成分。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浓度在10.00~1350.00 ng·m 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苦杏仁苷的质量浓度均在2.00~2700.00 ng·m 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黄芪甲苷、正丁烯基苯酞和Z-蒿本内酯的质量浓度均在2.00~270.0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阿魏酸的质量浓度在5.00~675.0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6%、100.5%、96.3%、91.8%、108.2%、104.1%、99.8%、105.2%,RSD分别为8.5%、9.0%、5.2%、3.7%、3.9%、5.0%、7.1%、6.2%。补阳还五汤样品中上述抗动脉粥样硬化8个效应成分含量的RSD均<5%。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回收率好,可为抗动脉粥样硬化复方补阳还五汤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