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儿 ,男 ,5岁 ,自幼易感冒 ,紫绀 ,活动后加剧 ,喜蹲踞。查体 :口唇发绀 ,杵状指 (趾 ) ,胸骨右缘 2~ 4肋间闻及 4 / 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P2 减弱 ,Sa O2 77%。胸片示肺血少 ,右位心。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在右侧胸腔 ,且心房、心室与正常呈镜像位置 ,右室肥厚 ,室间隔缺损 15 m m,主动脉骑跨 4 5 % ,右室流出道狭窄 ,肺动脉瓣环内径 13m m,腹部 B超示左位肝 ,右位脾、胃。心电图 : 导联 P波和 T波倒置 ,QRS波主波向上 ,a VR导联主波向下 ,a VL 导联主波向上 ,胸导联中 V3、V2 、V3R、 V4 R、V5RR波递增。呈不典型右位心图形。  …  相似文献   
2.
观察20例心脏病患者血液辐射前后红细胞SOD、全血GSH-PX及血浆LPO变化,并计算SOD/LPO比值,结果表明:血液辐射前后GSH-PX、LPO及SOD/LPO无明显改变,但辐射后SOD活性明显升高,提示自血辐射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激活SOD活性,抑制超氧阴离子产生,减少脂质过氢化损伤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临时心脏起搏电极心内定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临时心脏起搏电极心内定位的可行性和这一新方法的实用价值。方法:经皮穿刺右侧颈内静脉或右侧锁骨下静脉,在超声引导下将起搏电极送至右室心尖部进行临时起搏。结果:21例患者均能顺利地将电极定位在右室心尖部并能成功起搏。结论:应用超声替代X光行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8年入院。查体:Bp12/4 kPa,一般情况好,心脏不大,心率86次/min,律整,心音有力,胸骨左缘2,3肋间闻Ⅳ级连续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无分裂,股动脉枪击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 ),胸片示肺血偏多,但心影不大,心电图正常,心脏B超示室缺。初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除外动脉导管未闭。入院后行左室造影加升主动脉造影。采用常规股动脉穿刺法,送入7F多孔导管于左室中部行左室数字减影造影。以高压注射器按15 ml/s速度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30 ml,左前斜60°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回输心包引流血的安全性。方法 40例中,引流血回输组20例(回输组),未回输引流血组20例(对照组),两组病例分别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酶产物(FDP)等,用t检验且均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差异,测定引流血和库血FDP及Ⅷ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引流血纤溶活性明显低于库血,而Ⅷ因子含量高  相似文献   
6.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oeousBaloonMitralValvuloplasty,PBMV)目前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方法[1]。房间隔穿刺是PBMV的危险步骤。我院1996年5月至1997年10月对36例风湿性心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快速心房刺激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在74例射频消融术经电极导管起搏高位右房及82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者中,用180次/分的S1S1刺激心房3min,在刺激前后立刻记录12导同步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测出刺激前后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射频消融组Pmax在心房刺激后比刺激前有显著性延长(P<0.01),Pmin及Pd无显著性差异。食管心房调搏组Pmax及Pd在心房刺激后显著性增加(P<0.01),Pmin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快速心房刺激能引起心房传导时间延长,非均质电活动的离散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张先位  陈蒙华 《临床荟萃》2008,23(15):1132-1134
复苏药物的应用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中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内容,也是CPR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最紧急和不可预料的事件,如果能准确、迅速、合理使用复苏药物则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of spontan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ac arre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A/CPR)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ERK抑制剂PD98059(PD)是否影响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而起到脑保护作用的。方法:采用经食道交流电刺激的方法诱导大鼠发生心脏骤停、制备CA/CPR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恢复自主循环(ROSC)的大鼠随机分为PD组、模型组(CA组)、DMSO组,每组6只,分别经静脉给予PD(0.3 mg/kg)、等量生理盐水及等量5%DMSO。另外随机选取6只健康大鼠为假手术组(Sham组),行手术操作而不诱导CA/CPR。在ROSC或手术操作完成24小时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脑,在经Western blot检测脑皮质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binding protein,BIP)、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量。结果:CA组、DMSO组及PD组ROSC24小时神经功能评分比Sham组明显下降[(66.17±2.04),(65.33±2.16),(74.67±1.63)vs(79.50±0.84),P0.05],PD组ROSC24小时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CA组和DMSO组(P0.05);,CA组和DMSO组的BIP、CHO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PD组的BIP、CHOP的表达量明显低于CA组和DMSO组(P0.05)。结论:PD对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后减轻内质网应激,下调促凋亡因子CHOP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海带多糖对内皮细胞损伤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注射肾上腺素和内毒素制备两种内皮损伤大鼠模型,通过动-静脉环路法测定血栓湿重,通过肠系膜微循环法观测血栓形成起始时间和血流速度.结果 肾上腺素损伤大鼠中,与模型组比较,海带多糖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各组血栓湿重明显少于模型组.内毒素损伤大鼠中,海带多糖和阿司匹林各剂量组的血栓形成起始时间均长于模型组,1 h流速也大于模型组.结论 海带多糖对内皮损伤大鼠血栓的形成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