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九味双解口服液佐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九味双解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扁桃体红肿消退、脓性分泌物消退和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咽痛消失、发热消退、咳嗽消失、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扁桃体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和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咽痛、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及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九味双解口服液佐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儿扁桃体红肿、发脓、咽痛、发热等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德市2009—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分布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德市2009—2014年AEFI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市2009—2014年共报告AEFI个案909例,AEFI发生率为13.78/10万剂。48 h内报告率91.97%;在99例需要调查的AEFI中,48 h内调查及时率96.97%;AEFI报告数男女性别比为1.35∶1。<1岁组报告数最多,占41.14%;其次为1岁组,占26.84%。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报告最多为347例,占38.17%。临床损害主要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性皮疹为主,其中发热/红肿/硬结占62.82%,过敏性皮疹占12.21%;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96.37%,异常反应占2.97%;88.89%的AEFI在接种后1天内发生。结论宁德市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AEFI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闽东地区AFP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应用性。[方法]利用EpiInfo软件对全区AFP监测系统上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逐年提高。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合格粪便采集率等各项监测指标连续多年达到WHO和卫生部消灭脊灰的证实要求。[结论]AFP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在查明闽东地区脊灰发病状况、制定免疫策略,指导消灭脊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无脊灰的证实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988年,我们在做好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基础上将原不适应工作的一个大业务科室分解成为门诊部、内科一病房、内科二病房、药剂科、检验科等五个科室,配齐中层干部,组成高效能的管理体系,以求实现对管理对象的科学管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提高工作效率,激发职工积极性,加强经济管理的目标管理规划,这个目标规划包括总体目标及科室目标,召开职工大会讨论,职代会修改批准,包括工作任务指标、质量指标、经济指标及出勤率。  相似文献   
5.
陈昌福 《职业与健康》2012,28(7):838-839
目的了解宁德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全市共报告乙肝26 67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4.8/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发病年龄组为15~64岁,占总病例数的92.75%;14岁以下儿童发病占2.32%;发病最少的年龄组为0~4岁,占0.36%。2006年血清监测结果显示,该市人群HBsAg阳性率为7.27%,抗-HBs阳性率为59.24%,0~4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0.60%。结论宁德市乙肝人群分布不均,乙肝流行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大规模推广和加强重点人群、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仍是当前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昌福  张秀浪 《海峡药学》2012,24(9):266-267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对患者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1426例高血压患者中,出现低钾血症31例,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10例,低血压15例,支气管痉挛12例,头晕、头痛、恶心19例,水肿18例,咳嗽2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8 -2009年宁德市手足口病疫情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08 -2009年宁德市报告的手足口病个案,应用SPSS软件分析并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 -2009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602例,年均发病率为73.21/10万.疫情波及9个县(市、区)118个乡镇.城区、农村发病率分别为117.87/10万、50.25/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X2=883.14,P<0.01).绝大多数病例为4岁及以下儿童(92.92%).4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有48例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1例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未检出CVA16感染病例.结论 2008-2009年宁德市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病例以婴幼儿为主,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5月和9-11月.  相似文献   
8.
陈昌福  陈和深  张高敏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23-2224
目的了解宁德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流行特点。为今后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piInfo软件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宁德市2009年5月—2010年4月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401例,报告发病率为11.93/10万。2009年7月中旬报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12月中上旬发病人数达到最高峰,次年1月发病人数显著减少,4月以后未报告新发病例。结论 2009年10月以前宁德市主要以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主,主要采取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11月以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入社区暴发和流行阶段,卫生部门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重点加强学校、社区暴发疫情地控制管理工作,取得了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宁德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全市累计报告甲肝1 277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4.69/10万。疫情呈散发态势,发病率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9.71/10万下降至2013年的1.35/10万,下降了86.10%。发病年龄构成主要以1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主,发病1 251例(97.96%),人群年均发病率5.61/10万;男性平均发病率为6.16/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3.0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53.62,P0.01),男女性别比是2.2∶1。主要分布在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中,病例占总数的57.01%。结论宁德市的甲肝发病率已处于低发水平,14岁以下儿童发病很少,发病人群主要以农民、家务、待业人员及成年人为主,今后的防控措施除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外,应加强重点人群以及高危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麻疹曾经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随着麻疹疫苗 (MV)的使用 ,尤其是计划免疫的实施 ,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 ,现对宁德地区使用MV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旨在为正确制订加速控制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各县 (市 )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疾病监测点资料 ;接种率资料来自有关年度接种率调查和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 ;人口资料由地区统计局提供。1 2分析方法将疫苗时代按MV使用情况分为 3个阶段 ,第 1阶段 ( 1967~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