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女 ,3 2岁 ,6年前曾因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查体 :T3 7.6℃ ,面颊微红 ,咽稍充血 ,扁桃体不肿大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听诊双下肺呼吸音稍低 ,未闻及干、湿鸣音 ,心率 :1 2 0次 /min,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 ,肝肋下 1 .5 cm处可触及 ,质忍 ,无压痛 ,脾肋下未触及。入院诊断 :发热待查 1肺炎 ;2系统性红斑狼疮 ?实验室检查 :ESR60 mm /h;胸片示 :双下肺云雾状阴影 ;腹部 B超示 :脾稍大 ;血、尿、粪常规 ,肾功正常。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治疗 ,并予强的松60 mg,1次 /d,服用 ,体温正常 5 d后再次升高 ,热型不典型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静脉制剂用于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接受了静脉美托洛尔(A组)和去乙酰毛花苷(B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明显降低,A组31例,心室率平均下降39±16次/min,最大效应时间30min;B组27例,心室率平均下降30±9次/min,最大效应时间2h;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未因药物的副作用而终止治疗。结论美托洛尔静脉制剂能迅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时快速心室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压力超负荷左室电重构的异质性及离子基础。方法新西兰兔通过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诱发左室慢性压力超负荷。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对照组及手术组左室内膜、中层及外膜细胞的动作电位,慢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s)及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基础周长为2S时,手术组左室内膜、中层及外膜细胞的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程(APD90)分别延长27.7%、27.2%(P〈0.05或0.01)、19.6%(P〉0.05);对照组中层细胞的APD90较外膜细胞长50.8%,而手术组为60.4%;在测试电位为+50mV时,手术组左室内膜、中层及外膜细胞IKs尾电流密度分别减小26.1%、36.3%(P均〈0.05)、23.0%(P〉0.05);IKr尾电流密度分别减小31.7%、30.5%、30.0%(P〈0.01或0.05)。对照组外膜细胞的IKs尾电流密度较中层细胞大49.1%,而手术组为77.6%;两组三层细胞之间IKr尾电流密度均无差别。结论正常兔左室存在跨壁复极异质性,心肌肥厚时进一步扩大,IKs分布及下调的不均一性是其离子流基础。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以下简称甲减心)的心脏损害程度不等,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甚至掩盖甲状腺机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的其它症状而使诊断发生困难。本文报道甲减心35例。1981~1989年本院收治甲减患者70例,35例符合甲减心,其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25~70岁,平均47±12岁。甲减发生原因:特发性甲减24例,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幼年、成年、老年SD大鼠窦房结功能及HCN4通道蛋白表达的增龄变化,探讨窦房结电生理重构的分子基础.方法 大鼠麻醉后测基础心率、用食管电极测量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以及窦房传导时间(SACT),最后测量固有心率(IHR).用SABC-FITC免疫组化法染色测量大鼠窦房结HCN4通道蛋白荧光强度.结果 窦房结功能测定显示,大鼠基础心率及IHR随年龄的增加呈明显减慢趋势,大鼠SACT随年龄增长延长,大鼠SNRT和CSNRT在不同年龄段未发现显著差异.窦房结HCN4通道蛋白荧光强度随年龄增长呈减弱趋势.结论 窦房结HCN4通道蛋白表达增龄性减低可能是构成窦房结功能增龄减退的电生理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近期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成功施行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42例,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间期及心血管事件(心衰再入院、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结果:入选患者中,CRT有反应者34例,无反应者8例,有效率达81%。CRT术前反应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无反应组(P<0.05)。CRT术后6个月反应组LVEF、LVEDd、QRS间期与无反应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T-proBNP能独立预测CRT临床疗效。术前NT-proBNP对CRT近期临床疗效判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55.9%。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价CRT近期临床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30 ml/次,1次/d),连用10 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 VS 44.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 VS 73.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圣地红景天胶囊治疗心绞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圣地红景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O例,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心电图改善率61.54%;服此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3.16±14.64%、63.38±12.15%(P<0.01),和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圣地红景天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胸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9.
高脂高糖饲养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尚俭  谢小娟  陈新义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582-1583,1595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饲养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IR)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高脂、高糖组和对照组饲养。8周后用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抵抗,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测空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高脂、高糖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高脂、高糖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升高,血清FINS、TC、TG、FFA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5),ISI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高脂、高糖饲料成功诱导出IR,而且经济,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首次治疗后每隔1个月复查CT、AFP、肝功能及一般实验室检查。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全组CR3例,PR122例NC45例PD30例。有效率(CR+PR)59.5%,获益率(CR+PR+NC)85.7%。术后观察5~14d,发热(体温>38℃)115例,肝区疼痛163例,恶心呕吐52例,ALT较术前明显升高21例,BIL明显升高17例,WBC<4×109/l有14例。治疗后AFP降低153例,AFP升高26例,AFP<20μg/L31例。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