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2例原位心脏移植成功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术后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5月和2003年12月先后为2例终末期心肌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环孢素A 强的松 骁患”三联疗法。结果 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心功能良好,生活质量好。结论 经典法原位心脏移植操作方便、缝合牢固确实,但存在术后心房偏大的不足;围手术期处理中应重视右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和胃肠道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时对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输注10 mL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1、0.3、0.5 μg/kg,泵注时间5~15 min)。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靶控浓度2.5 μg/mL及预设靶浓度的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时采用序贯法测定舒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记录所有患者插管前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呛咳的例数,并记录在PACU期间躁动、疼痛例数及术后2小时的镇静评分。结果 全麻诱导前静脉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且丙泊酚效应室浓度2.5 μg/mL下舒芬太尼抑制老年人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分别是:C组:0.246 ng/mL,D1组0.238 ng/mL,D2组0.215 ng/mL,D3组0.199 ng/mL。与C组相比,D3组气管插管前出现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D2、D3组拔管期间患者躁动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出现低血压、呛咳的发生率及拔管期间疼痛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小时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右美托咪定的剂量增加,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所需的舒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且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0.3 μg/kg和0.5 μg/kg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老年患者PACU期间的躁动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托宁与阿托品合用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作用和疗效。方法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75例,随机分为阿托品组、长托宁组及阿托品+长托宁组。通过观察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动态变化,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来判断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培果阿托品+长托宁组在用药后4h,全血胆碱酯酶明显高于其他2组,其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培论阿托品与长托宁合用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手术中应用血滤器对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 0例择期行换瓣手术病人 ,在CPB中应用血滤器 ,分别在麻醉诱导后、CPB开始后 30min、主动脉开放后、超滤结束后及术后 2h分别抽血测定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浓度。 结果 血浆中炎症介质TNF、IL 1β、IL 6、IL 8的浓度在CPB开始后 30min、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后均显著上升 ,与麻醉诱导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超滤结束后及术后 2h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呈显著性下降。 结论 在CPB手术中应用血滤器能显著减少TNF、IL 1β、IL 6、IL 8等炎症介质的浓度水平 ,提示血滤器能清除CPB手术病人血浆中炎症介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开放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进行后路AF内固定,植骨融合,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后椎体形态和椎管狭窄程度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非开放减压AF内固定为椎管神经减少小于50%、无神经损伤者、爆裂骨折神经损伤严重者首选术式,其损伤小、疗效佳、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7.
1临床资料例1,女,45岁。患者因腰骶部疼痛,伴双侧大腿内侧及会阴部疼痛,麻木半年入院。发作时有闪电样感觉,难以忍受,夜间发作频繁。无低热,盗汗,无大小便失禁。无其他特殊病史。体检:腰椎生理弯曲在,腰5脊突处压痛,叩击痛呈(2 ),双侧臀点无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约60°,腱反射存在,灵敏。腰椎正侧位片;椎体排列正常,未见椎体脱位和破坏。MRI:腰4~5椎间隙及腰5椎体水平位可见边界清楚大小约14 cm×26 cm×13 cm,T1、T2等长信号。初步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病理检查:肿瘤包膜完整,神经鞘膜细胞呈束状排列,部分呈漩涡状并见水肿液形成…  相似文献   
8.
9.
1 前言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工业化国家癌症病患的头号杀手.以美国为例,每年诊断肺癌的人数为175 000,而每年死于肺癌为163 000,约93%诊断肺癌病患死于肺癌[1].在美国,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为15.5%(男性13.4%,女性为17.9%)[2],而没有治疗的肺癌,5年存活率为0[3].在台湾,肺癌的5年存活率不到15%(男性11%,女性14%).存活率不理想的原因在于仅20%的早期肺癌病患可以接受手术切除.手术后病理分期为第Ⅰ期的5年存活率约63%[4-6],第Ⅱ期到ⅢA期,经手术后化学治疗5年存活率仅达4%到15%[7-9].台湾7大医学中心曾发表297例肺癌手术切除资料报告,发现病理分期第Ⅰ A期和第Ⅰ B期5年存活率分别可达90%和60%[10].  相似文献   
10.
陈志毅 《当代医学》2007,(8):146-147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32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心衰从Ⅲ/Ⅳ级转到Ⅰ/Ⅱ级后,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3个月,分析心率血压变化和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