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本实验研究桑葚提取物对小鼠血清中SOD、MDA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桑葚提取物抗氧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周明  朱莉 《新中医》2014,46(11):137-138
目的:观察补肾止遗汤辅助治疗肾阳虚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并口服去氨加压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补肾止遗汤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儿的泌尿情况、睡眠深度、临床症状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白天排尿频率、夜间遗尿、睡眠深度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止遗汤辅助治疗肾阳虚型小儿遗尿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陈周明  张坤  谭炜  张胜娟 《新中医》2023,55(8):100-104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8例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炎利胆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hs-CRP、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9.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腹疼痛、压痛、晨起口苦、恶心呕吐、持续低热、身目黄染、舌红苔黄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上述2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陈周明  李媛媛  陈青微 《新中医》2018,50(10):14-17
目的:分析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及血虚肝郁证证候实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芍药内酯苷组及芍药苷组,每组12只,制备血虚肝郁大鼠模型,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芍药内酯苷组灌胃30 mg/(kg·d)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组灌胃30 mg/(kg·d)芍药苷,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共灌胃3周;观察大鼠一般活动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系统检测大鼠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生腺素(Epinephrine,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多巴胺(Dopaminem,D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P-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环磷酸腺苷(Cydic adenosine monophosp hate,c AMP)及蛋白激酶A (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表达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5-HIAA、NE、E、5-HT、DA、PKA、BDNF、c AMP、PKA均显著降低,P-CREB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芍药内酯苷组和芍药苷组大鼠5-HIAA、NE、E、5-HT、DA、PKA、BDNF及其大脑皮层内c AMP、PKA水平均升高,P-CREB蛋白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可调节血虚肝郁大鼠神经递质含量,调控大鼠机体内c AMP/PKA信号路径内相关蛋白表达,起保护神经作用,它们都是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高脂血症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肝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7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丹参酮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9只。空白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丹参酮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周。模型制备成功后,丹参酮组按10 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模型组和空白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连续8周。检测大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观察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载脂蛋白A-I (Apoa-I)、细胞色素P4504A1(CYP4A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DL-C、CYP4A1、Apoa-I、PPARα水平均降低(P0.05,P0.01),AST、ALT、LDL-C、TG、TC水平均升高(P0.05);下调蛋白175个,上调蛋白314个,共489个。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组大鼠AST、ALT均降低(P0.05),CYP4A1、Apoa-I、PPARα水平均升高(P0.05,P0.01),HDL-C、LDL-C、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蛋白148个,上调蛋白108个,共256个。结论:丹参酮ⅡA可促进高脂血症大鼠脂肪酸氧化及胆固醇逆向转运,改善PPAR信号通路,以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