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灌注显像常规检查方法包括运动 /静息两次显像。静息心肌显像是受检者在静脉注射 740MBq99mTc MIBI 1~ 2h后采用SPECT进行图像采集。运动实验是受检者在次极限量运动后 ,静脉注射 740MBq99mTc MIBI 1~ 2h后采集图像。本文通过对 30例正常人及 2 18例冠心病人所做的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统计分析 ,探讨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正常人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3~ 72岁 ,平均 5 3岁。冠心病人组 2 18例 ,男 12 9例 ,女 89例 ,…  相似文献   
2.
背景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及主观认知下降(SCD)均为老年人认知下降的早期阶段,MCR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痴呆前期有效预测综合征,早期对SCD老年人群进行MCR筛查,确定其影响因素,对减少老年人群痴呆及相关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社区SCD老年人的MCR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某社区开展的长期队列研究中选取SCD老年人(≥60岁)459例为研究对象。SCD的评估联合使用了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中有关记忆的问题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中文版(MoCA-B)。采用6 m步速测定法评估老年人的步速,以同时存在SCD和步速下降者为MCR组,以不存在步速下降者为非MCR组。采用自设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生理因素、生活方式指标、心理因素、营养状态、患病情况、用药史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SCD老年人发生MCR的影响因素。 结果 459例社区SCD老年人中,发生MCR者125例(27.23%)。MCR组和非MCR组老年人的年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每周运动时长、焦虑情况、营养状态、患病情况〔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肿瘤、骨关节炎、近2年骨折史、眼部疾病、口腔疾病〕、多重用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1.083(1.034,1.134)〕、BADL〔OR(95%CI)=0.952(0.914,0.991)〕、IADL〔OR(95%CI)=0.623(0.486,0.798)〕、每周运动时长〔OR(95%CI)=0.505(0.295,0.864)〕、焦虑情况〔OR(95%CI)=2.442(1.225,4.866)〕、高血压患病情况〔OR(95%CI)=1.948(1.086,3.497)〕、脑卒中/TIA患病情况〔OR(95%CI)=3.154(1.745,5.699)〕是社区SCD老年人发生MCR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社区SCD老年人MCR发生率较高,社区医护人员对社区SCD老年人进行MCR筛查时应更关注年龄、BADL、IADL、每周运动时长、焦虑情况、高血压、脑卒中/TIA等影响因素,协助控制慢性病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患者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怀柔区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在我国是一种社会性慢性疾病,是多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如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危险因子,在其发病中起着病因或诱因或加重因素或兼而有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闫瑾  杜林 《中外医疗》2008,27(28):68-68
目的 探讨残根残冠根管的处理.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根管治疗术、根尖诱导威形术.结果 256个牙的根管治疗术,铸遣桩核烤瓷冠修复前失败3个牙,1牙牙根纵折,1牙根尖病变扩大拔除,1牙根尖病变后根切做覆盖义齿.结论 保存了残根残冠,经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后,不但保持了牙槽骨的高度.维持牙列的完整,维护矛的咀嚼功能,而且惠牙修复后美观,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5.
黄花倒水莲总皂苷对凝血系统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观察黄花倒水莲总皂苷(PTS)对凝血系统和炎症血栓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于血栓性疾病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家兔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考察PTS对内、外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并通过角叉菜胶致小鼠体内血栓及足跖肿胀实验,观察PTS对炎症血栓的影响。结果:PTS可明显延长体外家兔血浆复钙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所致纤维蛋白凝固时间;显著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预先ig给予PTS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减小角叉菜胶所致尾部形成血栓的长度,同时明显抑制其足跖肿胀。结论:PTS可能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6.
阻生智齿拔除术在临床手术中较为常见,是门诊常见的复杂手术之一,本文对5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提出医生如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轻并发症的态件食减巾宜党性生_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阻生齿拔除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中男性30例,占577%;女性22例,占42.3%。年龄20~40岁。无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术中无重大到损伤,要求行阻生智齿拔除者。12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发生剧烈疼痛者28例,占53.8%;出血者11例,占对.2%;感染者9例,占174%;其他4例,占7.6%。2讨论ZI拔牙术后疼痛疼痛在术后并发症中所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自制的11^C-石杉碱甲(HupA)研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药物Hup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经SD大鼠尾静脉注射11^C-HupA,分别于5,15,30,60和90min测量血液及各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经大鼠尾静脉取血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25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11^C-HupA后,于上述不同时间点分别将各组(每组5只)大鼠断头处死,迅速解剖取脑,分离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海马、纹状体、丘脑、脑干等脑区,计算%ID/g。采用SPSS11.5软件,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1^C-HupA进人大鼠体内具有血液清除快的特点,半衰期(T1/2)为(14.61±1.77)min,药物自体内总清除率(CL)为(0.12±0.01)ml·min^-1·k^-1,经肝胆系统代谢,肾是11^C-HupA的主要排泄器官,在注射后15min达到高峰,为(3.56±0.36)%ID/g,之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肝在15min为(2.55±0.34)%ID/g,60min之前放射胜分布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1^C-HupA在肌肉、皮肤等组织放射性分布较少。大鼠血时间-放射性浓度曲线符合药代动力学一室模型,曲线下面积(AUC)0-∞为(167.57±12.39)kBq·ml^-1·min^-1。11^C—HupA在各脑区放射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6,8.72,26.28,9.33,8.48,P均〈0.001),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及脑干分布较多。结论11^C—HupA药代动力学研究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定量观测脏器功能。其在大鼠脑内分布特点为治疗AD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卡铂和榄香烯乳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附27例报告)孙江涛闫瑾徐建莉恶性胸水是肺癌及其它恶性肿瘤(除脑瘤)侵及胸膜而导致的恶性渗出性病变,无特殊治疗多于6个月内死亡。积极有效的控制胸水,不仅延长病人生命,而且可提高生存质量。自1996年2月~19...  相似文献   
9.
10.
闫瑾  潘琦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12):1397-1404
目的:比较全外显子组数据分析中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变异过滤方法对变异识别的影响。方法:利用2例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从使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FASTX-Toolkit、Trimmomatic及未做预处理)、修饰后不成对读长(single-end reads,SE)取舍策略以及变异过滤方法[Hard过滤和变异质量得分重新校正(variant quality score recalibration,VQSR)]3个方面,通过数据覆盖深度(depth of coverage,DP)、识别变异的数目、转换/颠换比值和基因型一致性等特征,比较他们对全外显子组变异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Trimmomatic预处理后的读长测序DP与未预处理的原始数据接近,但明显高于FASTX-Toolkit预处理方法。当DP≥10×且基因型质量分数(genotype quality score,GQ)≥20时,经Trimmomatic预处理后识别到的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NV)数量比FASTX-Toolkit多,与未预处理组接近。当包含SE时,FASTX-Toolkit组多识别出的SNV数量高于(28%)Trimmomatic组(5%)。当样本量较少时,在所有实验组中Hard过滤方法滤掉的SNV要少于VQSR。结论:Trimmo-matic修饰(过滤)原始序列更温和,而FASTX-Toolkit可能过度过滤了原始数据。保留SE有利于下游变异识别。Hard过滤相较于VQSR表现出了更高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