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永起  ;苗平  ;王瑞  ;葛华平 《人民军医》2014,(10):1122-1124
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为常见,由于皮下组织少,伤后易并发骨、肌腱外露,给临床修复带来较大困难。2010年7月-2013年10月,我们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4~52岁,平均31.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0例,机器或车轮绞伤6例,重物砸伤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我院及作者进修医院应用PKP治疗的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麻醉下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永开 《淮海医药》2001,19(4):295-295
目的 探讨麻醉下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低位腰麻醉下牵引、推拿手法,并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50例3-6月随访未复发,3例1-2月后复发,重复“麻推”治疗1次,3月后随访未再复发。结论 此法经临床验证,效果满意,安全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7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闫永开 《中国骨伤》2011,24(11):909-910
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0年7月收治Colles骨折(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78例,采用“拧毛巾”法手法复位,纸夹板和木夹板联合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闫永开 《淮海医药》2010,28(4):348-348
我院1998年5月-2009年1月共收治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采用手法复位,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I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22例,女3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岁。均为摔跌伤所致闭合性骨折脱位,其腕掌部均有皮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正中神经损伤。其中右侧18例,左侧7例;伴有桡骨茎突骨折3例,伴有尺骨茎突骨折7例。  相似文献   
6.
闫永  徐耀增  耿德春  李荣群  邹俊  杨惠林 《江苏医药》2013,39(12):1404-1406
目的比较Schatzker分型和三柱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chatzker分型及三柱理论分型方式分别对11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分型。通过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其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情况,综合分析两种不同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111例患者获随访9-3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Lysholm和HSS评分分别为80.0-94.0分和79.0-95.0分。三柱骨折分型与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呈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3(P<0.01);Schatzker骨折分型与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呈低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0和0.45(P<0.01)。结论综合运用三柱分型不仅降低漏诊可能性,还能有效评估术中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心康颗粒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强心康颗粒治疗。结果: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29%、对照组8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康颗粒辅治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作为症状的"不寐"与作为病证的"不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不寐""病证""症状"三者的含义以及症状"不寐"与病证"不寐"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上的区别与联系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症状"不寐"与病证"不寐"二者的含义不同,后者在临床表现中可以包含前者;在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上,二者有异有同;阴虚火旺是其最常见的共同病机;补虚和清热是其治法上的共同点。结论: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为临床"不寐"的治疗提供针对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7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对手术创伤、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56.9min;术中透视次数:15~35次,平均19.9次;术中出血量:50~250mL,平均114mL;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1周;患者骨折愈合后Harris评分:72~95分,平均88.5分。并发症方面,本组患者无切割股骨头、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等情况发生。结论PFNA-Ⅱ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31例,采用手法复位,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3例,女8例;年龄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