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碧清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刘碧清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 30余载 ,经验丰富 ,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独有心得 ,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略有体会 ,现介绍如下。1 重脾胃 ,资化源 ,益气血导师认为 ,肝癌病位虽在肝 ,然究其源头多与脾胃有关 ,肝为刚脏 ,体阴而用阳 ,以血为体 ,以气为用 ,若气血失调 ,生化乏源 ,必致肝失所用而成积证。脾主运化 ,胃纳水谷 ,游溢精气 ,共为后天之本 ,坐镇中州。若脾失健运 ,生化无权 ,水谷精微不得运化 ,而致水饮内生。脾胃为后天之本 ,水谷失充 ,脾胃虚弱则荣卫乏源 ,正气亏虚 ,虚邪贼风乘虚而入 ,湿热…  相似文献   
2.
胡涛  钱海兵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1):107-1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属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研究发现OP受多条信号通路调控,而Hippo信号通路对骨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且可与多条信号通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平衡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本文对Hippo信号通路在OP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神经鞘瘤2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头颈部神经鞘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1969年7月~2002年9月共收治头颈部神经鞘瘤342例,占全身神经鞘瘤的58.6%(342/584),随访275例,随访率80.4%.结果:术前诊断为神经鞘瘤者仅为184例,误诊率为33.1%(91/275).本组7例复发(包括3例恶性),肿瘤发生最多的神经为交感神经、臂丛神经和迷走神经.结论:神经鞘瘤60.0%左右发生在头颈部.绝大部分为良性,恶性极少(3/275).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恶性神经鞘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结肠癌的关键靶点及人参的干预研究。方法:基于CTD(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结肠癌靶点;通过KABOX和DAVID对靶点进行通路富集、GO功能分析;借助STRING结合Cytoscape对结肠癌靶点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分子对接(SYBYL2.1.1)研究人参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作用特征。人参关键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基于admetSAR进行初期筛选。结果:结肠癌靶点174个,肿瘤坏死因子(TNF)、p53肿瘤蛋白(TP53)、原癌基因MYC蛋白(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录因子AP-1(JUN)为核心靶点。人参190个化学成分中,103个化学成分与MYC原癌基因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有较好的结合(Total-Score5)。人参皂苷、挥发油、醇类为防治结肠癌的关键活性成分。结论:初步筛选出人参发挥抗结肠癌的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为从人参中发现和研发靶向防治结肠癌新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丹参黄芪配伍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获取丹参和黄芪活性成分,基于CTD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关键靶标。借助STRING软件对心绞痛和冠心病的靶标基因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分子对接(Sybyl2.1)对筛选所得的丹参、黄芪的活性成分与心绞痛及冠心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Cytoscape3.5.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模型。结果:丹参黄芪共筛选出61个活性成分,其中丹参44个,黄芪17个。筛选出冠心病靶标25个,心绞痛靶标7个,通过靶蛋白PPI网络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Toll样受体4、载脂蛋白E、脂肪酸转运蛋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尿激酶为冠心病和心绞痛疾病的关键靶标蛋白。分子对接发现黄芪单味药、丹参单味药、黄芪丹参配伍用药可能通过调节尿激酶(PLAU)、载脂蛋白E (APOE)、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发挥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作用。结论:从分子层面筛选丹参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为其配伍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肠缓释胶囊对乙酸诱导的大鼠急性溃疡型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大鼠注射乙酸,以复制大鼠UC模型,运用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平均黑度。结果结肠缓释胶囊能减少大鼠炎症面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和平均黑度。结论结肠缓释胶囊对大鼠UC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断头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时间和次数: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MCAO),观察复方银杏叶注射剂对大鼠行为、脑梗塞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元坏死指数的影响;利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对脑含水量、脑组织ATP酶的活性、LPO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银杏叶注射剂165、110mg/kg能明显延长断头张口小鼠喘气时间;110、55mg/kg降低或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及神经元坏死指数;110mg/kg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能明显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结论:复方银杏叶注射刑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溃结宁合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和醋酸复合法制备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柳氮磺吡啶片,SASP)对照组、溃结宁合剂高剂量组、溃结宁合剂低剂量组。以各组实验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组织学损伤评分、结肠湿重、肠重指数、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等为检测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组织学损伤评分表明模型复制成功,溃结宁合剂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并显著降低MMP-2、MMP-9的表达。结论:溃结宁合剂通过抑制MMP-2、MMP-9活性,阻止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降解,减轻结肠组织损伤,对UC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化瘀胶囊对脑损伤动物模型血液粘度及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模型并灌胃药物7d,取血进行脑损伤模型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开放型脑损伤模型大鼠凝血时间及闭合型脑损伤小鼠出血时间等测定。结果:大鼠在造成闭合型脑损伤模型后的全血粘度值(mPas)在不同切变率时,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化瘀胶囊对闭合型脑损伤模型大鼠增高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延长开放型脑损伤模型大鼠的凝血时间及闭合型脑损伤小鼠的出血时间。结论:化瘀胶囊可通过降低脑损伤模型血液粘度,延长出血、凝血时间而发挥其活血化瘀,促进脑损伤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益母草碱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益母草碱对高脂饲料所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益母草碱按高、中、低剂量(10、5、2.5 mg.kg-1)ip给药4周,观察益母草碱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血液流变学以及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结果益母草碱10、5 mg.kg-1可纠正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异常指标,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结论益母草碱具有一定的降脂及改善微循环、血流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