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苔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望舌苔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代对舌苔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目的是通过现代医学手段使舌苔诊断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本支就10年来有关舌苔形成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分别从舌苔形成的形态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凋亡:促凋亡基因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舌苔脱落细胞学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徐志伟  武哲丽  钟鸿 《中医杂志》2005,46(5):377-379
观察舌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舌苔脱落细胞学对舌诊的量化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正常与异常的舌苔脱落细胞学,并阐述了舌苔脱落细胞学在中医辨证分型,即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中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钟鸿  武哲丽 《中医药学刊》2005,23(2):346-347
内关和公孙配伍可治疗心、胸、胃、腹等疾患如原发性低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化疗期胃肠道副反应、食管癌梗阻、妊娠呕吐、呃逆等。从临床和科研两个角度较全面地论述了内关、公孙的配伍机理及两穴的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木犀草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0、10、20、40μmol/ml木犀草素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中后培养24 h。将生长状况良好的Hela细胞分为对照(L-O)组、水犀草素20(L-10)、30(L-20)、40(L-40)μmol/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蛋白(Bax)、Bcl-2、PI3K、Akt、人磷酸化(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细胞PI3K、p-PI3K、Akt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L-0组相比,L-10组、L-20组和L-40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P<0.01)。与L-0组相比,L-10组、L-20组和L-40组HeLa细胞Ca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鼻高流量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常规氧疗组与高流量氧疗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 h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心功能指标及气管插管率、1个月内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氧疗组...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肝纤维化不同阶段表现的中医病机不同。证治也随之不同。本文对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证治思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钟鸿  武哲丽 《北京中医》2004,23(6):360-362
内关和公孙配伍源于《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杂病穴法歌》“腹痛公孙内关尔”。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和阴维脉相通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之功;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穴和冲脉相交通的穴位,具有调气机、理升降、扶脾土、调血海、和冲任、理下焦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硝酸甘油联合加压素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5月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奥曲肽、硝酸甘油、加压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只应用硝酸甘油和奥曲肽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3.9l%。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和硝酸甘油联合加压素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内关和公孙配伍源于<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杂病穴法歌>"腹痛公孙内关尔".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和阴维脉相通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之功;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穴和冲脉相交通的穴位,具有调气机、理升降、扶脾土、调血海、和冲任、理下焦的功效.内关以清泄心胸郁热,使水逆之气下行为主,公孙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要;内关专走上焦,公孙专行下焦.两穴合用,直通上下,理气健脾、宽中消积之功益彰.内关通于阴维脉,公孙通于冲脉,二者相合,合于心、胸、胃,所以两穴配伍可治疗心、胸、胃、腹的一切疾患.现代研究进一步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阐明了两穴配伍可协同增效,并且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实现对胃等内脏传入信息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