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严重鼻出血患者13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既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临近结构病变症状之一。轻者仅鼻涕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而休克。经过及时的治疗、护理,一部分患者出血会停止,并很快恢复健康,但有部分患者出现反复出血,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担心、焦虑等心理变化,情绪不稳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对这部分患者,严密观察鼻腔出血变化,及时有效地处理,恰当细致的护理尤其重要。笔者总结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138例反复鼻出血患者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交接班质量,减少交接班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针对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修订交接班制度,细化交接班内容,改进流程与方法,加强交接班工作的监督。结果改进交接班制度后,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患者满意度、接班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缺陷隐患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规范交接班制度,提高交接班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7.79%~10.64%,占颅内神经鞘瘤的93.10%,多发生在内听道内或内耳孔区具有鞘膜的前庭神经,少数发生在耳蜗内神经[1].由于手术对脑干及周围结构扰动较大,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较多,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16例,由于手术得当,加上术后严密的监测、观察、细致的护理,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小芳  钟淑浪  樊亮 《护理研究》2012,26(12):1125-1126
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一种先进术式,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结构,通过重建鼻腔通气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1].但由于鼻窦炎及鼻息肉手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治愈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2].在此期间,能让病人遵医嘱主动、按时来门诊复诊从而提高手术疗效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我科对120例鼻一鼻窦内镜术后病人予规范的术后复诊管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但气管切开后改变了正常的呼吸道解剖结构,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系统,手术本身也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文献报道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57.9%。选择适宜的气管套管、规范手术操作、严密观察病情、细致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护理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系统培训在新入职一年内护士中的培训效果。方法对2012~2013年143名新护士采取传统培训管理,对2014~2015年179名新护士采取系统培训。结果系统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理论及操作成绩,科室对其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培训管理(P0.01)。结论系统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操作成绩、学习、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规范了各种行为,提升了科室医务人员对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静脉输液流程,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实习护生静脉输液考核和对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寻找护生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编制静脉输液系列流程,使用该流程实施临床护理教学。结果实施传统带教方法的2002级护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为76.9分,实施静脉输液系列流程的2004级护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为83.6分。结论实施静脉输液系列流程可以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7.79%~10.64%,占颅内神经鞘瘤的93.10%,多发生在内听道内或内耳孔区具有鞘膜的前庭神经,少数发生在耳蜗内神经。由于手术对脑干及周围结构扰动较大,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较多,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16例,由于手术得当,加上术后严密的监测、观察、细致的护理,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