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患女.58岁。因采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治疗腹部胀痛,导致照射部位皮肤4%TBSAⅢ度烧伤,伤后8h入院。既往病史:患曾患有患髓空洞症致双下肢瘫痪长达7年。查体:体温37.2℃,脉搏79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腹部皮肤发黑,  相似文献   
2.
病例患者,男,43岁,因左上腹及腰部疼痛4月、发热半月入院。4月前,无明原因出现左上腹及腰部疼痛,为阵发性隐痛,无放射,无冒酸、打嗝,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对症治疗无好转。半月前出现畏寒、发热,抗炎治疗稍好转。5天前左上腹及腰部持续性剧烈胀疼,不能忍受,稽留热,体温39℃。用头孢塞肟钠、氨苄青霉素、灭滴灵抗炎治疗无好转。  相似文献   
3.
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目前多数主张通过手术治疗。我院自2000年门诊冲洗、药物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27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胜  王梦远  崔勇  钟永富  徐跃 《当代医学》2021,27(19):105-108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IL-6水平、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数、CD4+细胞数、CD8+细胞数等免疫相关指标变化及对临床诊疗的启示.方法 选取2020年1—3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集中救治点确诊的20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患者及死亡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重型和危重型患者IL-6水平明显升高,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数、CD4+细胞数、CD8+细胞数明显降低,与轻型和普通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更明显.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IL-6水平、T淋巴细胞数、CD4+细胞数、CD8+细胞数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观测性指标,其中IL-6和T淋巴细胞数的预示作用较强,建议加强相关指标监测并进行针对性改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及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广泛应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癌,也应用于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癌。为此,笔者就TACE在合并PVTT肝癌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与待完善的方面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评价目前纳米人造皮肤及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以及在烧伤创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纳米人造皮肤及材料在烧伤创面应用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纳米技术,人工材料,烧伤创面”。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4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目前,用于皮肤修复的纳米敷料主要有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细菌纤维素、纳米银和几丁聚糖纳米微粒等。根据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的原理,将各种皮肤敷料纳米化,可使敷料更好地黏附,能有效防止创面出血和感染,减少疼痛,加快创面修复。其中纳米银的临床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纳米银与其他材料的复合使用也在研究探索之中,并已取得一些成效。同时,纳米材料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安全性、稳定性、均匀性和生产率等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当前该方向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结论:纳米敷料种类多样,功效良好,不良事件少,是比较理想的烧伤创面用药类型,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纳米技术;人工材料;烧伤皮肤;创面修复;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2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2019年4月—12月期间收治的AC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的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脉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血清炎症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14 d后NIHSS、ADL评分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ACA、PCA血流速度,RI、PI指数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14 d后ACA、PCA血流速度,RI、P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MC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14 d后MC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清IL-6、TNF-α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IL-10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14 d后血清IL-6、TNF-α降低水平、IL-10升高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异常的理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论桂枝茯苓汤辅助治疗ACI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侧支循环血流速度、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区域性综合医院对成批烧伤患者早期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三峡中心医院5批56例烧伤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救治,即早期补液复苏、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创面处理、早期营养支持、早期心理干预等.结果 患者治愈50例,死亡6例,并发症少.结论 区域性综合医院充分利用各种医疗资源的优势,对成批烧伤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救治方案是可行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epatic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患者发生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的本科室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HCC患者126例。分析 PVTT形成高危因素,包括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值(以400 ng/ml为界)、有无 PVTT、HBsAg、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细胞分化程度(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有无脉管浸润以及性别。用卡方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6例为HCC,56例(44.4%)确诊为HCC合并PVTT。脉管浸润、肿瘤直径、高滴度AFP、肿瘤数目、细胞分化程度为 PVTT形成的高危因素( χ2=20.97、13.67、4.73、5.04,均P<0.05)。肿瘤大小、脉管浸润、细胞分化程度与AFP有关系( χ2=8.121、4.038,均P<0.05)。多因素分析AFP、脉管浸润是PVT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 HCC患者中,高滴度血清AFP可成为HCC患者发生 PVTT的一项危险指标,对早期发现肝癌合并 PVTT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医源性烧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8例医源性烧伤。结果:医源性烧伤各级医疗单位均有发生,绝大部分系人为造成,少部分存在客观原因,烧伤面积不大,但大部分较深,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改进治疗措施,是预防医源性烧伤的关键。手术是治疗深度烧伤的积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