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讨论慢性肾病(CKD)患者对延续护理的认知及需求。方法:选择某院于2015年3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109例CKD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对延续护理的认知与需求情况。结果:患者对于延续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为61.77%;对免费健康咨询、个人健康档案建立与个体化指导等需求率较高,总需求率为69.72%。结论:CKD患者对于延续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偏低,但需求较高,临床中应加大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提高该病患者对延续护理的认知度,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南山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建立的长期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4个月,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为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并比较两种长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经AVF透析的患者80例;经颈内静脉CTC透析的患者34例.AVF组患者的年龄及感染并发症均低于CTC组(均P<0.05);AVF组患者栓塞发生率低于CTC组患者(均P<0.05);两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Kt/V值均>1.2,但AVF组更高(与CTC组相比);两组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AVF透析患者的年龄较轻,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AVF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在AVF无法建立时,CTC也是理想的血管通路,两种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医学强调"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转换过程中,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开展,护士对患者展开"临床健康教育,也逐渐成为整体护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借鉴本院实施"临床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参阅近年来部分护理专业权威刊物上介绍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汉族,已婚。因“发热、咳嗽、头痛3天”于2009年10月1013上午来我院就诊,经发热门诊两次甲型H1N1咽试子快速检测均呈阳性,PcR检查回报结果为阳性,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入院时查患者肺功能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增强CT对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患者88例,每例患者均完善腹部增强CT、超声内镜(EUS)或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US-FNA)。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病理诊断,68例患者证实为胰腺或壶腹部周围肿瘤,EUS/EUS-FNA诊断的灵敏度是94.1%(64/68),特异度是95.0%(19/20),准确率是94.3%(83/88);增强CT诊断的灵敏度是82.4%(56/68),特异度是90.0%(18/20),准确率是84.1%(74/88)。与增强CT相比,EUS/EUS-FNA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EUS-FNA对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增强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内镜检查结果,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15例胃镜、3例结肠镜及2例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胃镜检查发现15例患者十二指肠黏膜散在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出血斑,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3例结肠镜检查均见黏膜水肿、出血点或出血斑,且以升结肠和回肠末端为著。2例胶囊内镜结果显示小肠黏膜水肿,散在黏膜糜烂和片状出血斑。活检病理检查见黏膜肌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消化内镜检查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MHD)抑郁状况与血白蛋白及血肌酐等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73例MHD病人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两组病人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抑郁评分的相关关系,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抑郁41例,非抑郁32例,抑郁发生率为56.2%;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之间的Alb、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与Alb、Scr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Alb和Scr为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病人抑郁发生率高且与Alb、Scr密切相关,Alb和Scr为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酶标纳米金探针的蛋白质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酶标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条件,并构建利用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蛋白质的检测体系,实现对蛋白质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首先标记捕获抗体的磁珠探针、抗原及标记检测抗体和辣根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A.HRP)的纳米金探针(AuNP probes)进行免疫反应形成三明治结构,然后利用磁力分离器收集三明治结构,再加入四甲基联苯胺(Tetrabenzidine,TMB)溶液发生酶促显色反应,最后在45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检测,从而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通过一系列优化实验建立检测体系,具体为:纳米金探针重悬液确定为50mmol Tris(pH7.8,1.25%蔗糖,0.2%BSA,0.05%PEG,0.05%PVP,0.15%Tween20):检测体系中纳米金的最适加入量为3μl;2步孵育最适时间依次为1h和45min。使用该方法检测并绘制癌胚抗原(CEA)标准曲线,表明CEA浓度在250pg/ml—25ng/ml区间时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1。通过灵敏度实验表明该检测体系的最低检测灵敏度为25pg/ml,而传统ELISA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仅为1.65ng/ml。结论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体系实现了通过普通光学仪器进行高灵敏度蛋白质检测的目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蛋白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专门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s),它与免疫稳态(immune homeostasis)有关。在组织损伤或感染的肺部应答中,DCs能启动和统筹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