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与Apriori算法探索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选穴规律。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PSUI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R3.6.1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与Apriori算法分析针灸治疗PSUI的选穴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2篇,针灸处方22个,涉及腧穴24个,腧穴出现总频次11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腧穴归属以任脉为主;分布以腹部、下肢及骶部为主。集合可视化分析、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腧穴组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是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PSUI腧穴处方以温阳化气利水为主,重点应用特定穴,选穴以病变脏腑膀胱近部(腹部及骶尾部)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佐以下肢脾胃经腧穴,契合本病的病机及女子生理特点,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有助于总结PSUI针灸处方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仍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和自发出血倾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该病患者发生AIS的风险更高;且AIS患者经治疗后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情况。而AIS的抗凝治疗与ITP的抗出血治疗相矛盾,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导致该类患者死亡率较高、疗效不佳、预后较差。因此,AIS患者合并ITP时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基于流行病学分析了AIS与ITP的发病趋势、ITP增加AIS发病风险的原因/机制,并综述了AIS合并ITP的治疗方案及治疗难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AIS合并ITP患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世界上青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动物模型作为TBI损伤机制的研究载体,对研究TBI发生发展和具体损伤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TBI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关于TBI动物模型的建造方案较多,大多从损伤病因及损伤性质进行区别,但尚无统一的TBI模型制备标准,且仍处于不断开发、补充和完善中。本文总结了国内外TBI模型常用的实验动物,并根据局灶性损伤、弥漫性损伤和混合性损伤三种TBI不同损伤性质对常见TBI的造模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TBI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 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主要采用针刺、艾灸、推拿、中药药浴、经皮穴位电刺激及耳穴贴压等方法, 或单独应用, 或综合运用, 或与内服中药联用, 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依从性选择合适的疗法, 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及因人、因时制宜的独特优势。现有研究仍需进一步形成规范、公认的诊疗体系, 进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