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甘蔗叶不同生长期多糖含量的动态积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甘蔗叶不同生长期多糖含量变化的动态积累。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甘蔗叶中多糖的含量。结果:甘蔗叶中多糖的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在甘蔗光合作用旺盛的8~9月份采收时多糖的含量较高。结论:该文结果可为甘蔗废弃部分甘蔗叶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GC-MS对白花九里明的挥发油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该药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版Ⅰ部附录中挥发油提取法甲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分离出29个峰,并鉴定出其中的23种成分.结论 白花九里明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32.24%);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酚(22.87%);(E)-β-金合欢烯(8.31%)等,化合物类型主要有萜类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其中以萜类化合物为主,所得数据可为白花九里明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为一味多功效中药。"药对"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桂枝在不同的配伍环境下,发挥不同的功效。桂枝常用的四类药对分别为辛温解表类桂枝-麻黄、桂枝-柴胡药对;活血通络类桂枝-茯苓、桂枝-桃仁药对;调和气血类桂枝-白芍药对;温达通阳类桂枝-附子、桂枝-黄芪、桂枝-甘草药对。配伍后,药对中的化学成分产生了一些变化,如桂枝-麻黄配伍后,两者有效成分含量均降低,且产生了单味药中没有的化学成分;桂枝-柴胡配伍后,有效成分溶出量与配伍比例有关;桂枝-茯苓药对、桂枝-白芍药对、桂枝-附子药对中的有效成分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桂枝-黄芪、桂枝-甘草配伍后,黄芪及甘草中有效成分含量均增加。不同药对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其中桂枝-麻黄药对可发汗解热;桂枝-柴胡药对可镇痛;桂枝-茯苓药对具有利尿、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桂枝-桃仁药对可抗凝血;桂枝-白芍药对可抗炎镇痛等;桂枝-附子药对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桂枝-黄芪药对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作用;桂枝-甘草药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血栓等作用。本文对桂枝四类药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进行综述,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桂枝药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肉桂Cinnamomum cassia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预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运用化学计量学综合分析不同产地肉桂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同时测定肉桂中肉桂醛、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及邻甲氧基肉桂醛5种Q-Marker含量,建立肉桂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手段对27批肉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一测多评法,肉桂醇、肉桂酸及邻甲氧基肉桂醛与内参物肉桂醛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135 7、0.211 5、1.592 7;建立了不同产地27批肉桂的HPLC指纹图谱及共有模式,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27批不同产地肉桂可聚为5类,肉桂醛、香豆素是体现3个主产地间样品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并提示越南产的肉桂成分含量与中国广东、广西产的肉桂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能准确、简便地测定肉桂中Q-Marker的含量,不同产地的肉桂药材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肉桂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甘蔗叶不同提取物对3种糖尿病模型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甘蔗叶不同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降血糖实验采用肾上腺素、四氧嘧啶、链佐霉素3种糖尿病模型,观察甘蔗叶不司提取物对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甘蔗叶水提物、50%醇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各种溶剂的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相似文献   
6.
银合欢种子化学成分预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银合欢种子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银合欢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反应法,对银合欢种子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银合欢种子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银合欢种子中可能含有氨基酸、糖、有机酸、皂苷、黄酮类、酚类、强心苷、生物碱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银合欢种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银合欢种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更好的开发利用药材银合欢叶提供鉴别特征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法。结果: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叶柄基部具膨大的叶枕,基部一对羽片间有一个浅杯状腺体;小叶片主脉偏向一侧。显微鉴别主要特征:叶柄中部维管束有7个,维管束有纤维束包围,纤维束外侧有方晶环,髓部呈五角星形;小叶片为等叶面,上面的栅栏组织通过主脉,下面的栅栏组织断续排列,维管束有维管束鞘;小叶片上下表面均有气孔。粉末:可见非腺毛和晶鞘纤维,方晶众多,有具缘纹孔和螺纹导管。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利用和开发药材资源提供鉴别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指标正交优选甘蔗叶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甘蔗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甘蔗叶提取工艺,通过分光光度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以多糖提取量为指标优选甘蔗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甘蔗叶粗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于100℃提取3次,每次5 h。结论: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研究肉桂、栀子及两者配伍后的复方桂栀助眠方中主要成分在食蟹猴体内的药动学变化,为桂栀助眠方的Q-marker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UPLC-MS/MS方法,对桂栀助眠方配伍前后7个主要成分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香豆素、栀子苷、京尼平、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在食蟹猴中的药动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肉桂、栀子单味药组相比,桂栀助眠方组食蟹猴血浆中肉桂酸、香豆素、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_(max))均显著增加;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香豆素消除半衰期(t_(1/2))明显降低;4-甲氧基肉桂酸、栀子苷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_(max))延长。结论配伍后桂栀助眠方能够显著改变复方中主要成分的体内暴露状态,7个主要成分可作为桂栀助眠方的Q-marker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