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调和阴阳法针灸对老年不寐患者睡眠质量及褪黑素(MT)、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不寐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和阴阳法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评估其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测定MT、NE、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神疲食少、目赤口苦、舌红少津、脉弦数、舌苔黄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PSQI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7.894,P =0.000);②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6.894,P =0.000),观察组PSQI评分较低,相对睡眠质量较好;③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5.247,P =0.000)。观察组治疗前后睡眠总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睡眠效率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MT、NE、5-HT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DA、GABA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调和阴阳法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还能改善血清MT、NE、5-HT、DA、GABA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桃花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桃花中鉴定出27个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9.46%。[结论]桃花中主要成分为亚麻醇(57.72%)、棕榈酸(24.03%)、环己烷(4.04%)、硬脂酸(3.08%)、二十一烷(2.88%)及植物醇(2.01%)等。  相似文献   
3.
广藿香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藿香醇(PA)是广藿香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表明,PA具有抗炎、抗胃溃疡、抗癌、保护肺和脑损伤、抗菌、预防乳腺炎、结肠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抗光老化、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抗氧化应激、血管舒张和抗伤害等多种作用,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其抗炎作用与下调炎症介质的mRNA表达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减少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介导的NF-JB活化等有关;抗胃溃疡、保护肺损伤和脑损伤及抗光老化作用的作用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PA抑制MV4-1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M2型丙酮酸激酶(p-PKM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发生明显改变有关;其抗人结直肠癌细胞作用可能与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的表达和HDAC酶活性,以及随后下调c-myc和激活NF-κB通路有关;通过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磷酸化和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诱导A549癌细胞凋亡;抗前列腺癌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凋亡途径激活有关;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调节1型螺旋酶(RLH)信号通路或与病毒蛋白或核酸以及病毒与细胞结合的位点直接结合来阻断病毒吸附细胞;其抗菌、预防乳腺炎、结肠炎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与抗炎有很大的关系,PA的药理作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为了加快PA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的探索和发现,扩大其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PA的代谢、生物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PA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ICU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00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MDT理念教学组,每组各100人,传统教学组给予临床操作技能实践,MDT理念教学组在传统教学组的基础上进行MDT多学科训练,对比两组学员临床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MDT理念教学组考核总成绩以及理论考试、体格检查、诊疗操作、病历质量、服务质量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DT理念教学组对于教学能够促进学习兴趣、提高临床应变能力、加强医患沟通能力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DT理念教学组教学满意度以及自我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诊疗模式应用于ICU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员考核成绩,提高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垂丝海棠内生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代谢产物。方法:从垂丝海棠叶片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CLP001,通过18S r DNA的IT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液体静置培养的方法得到发酵产物,以及利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半制备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其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内生真菌CLP001与P.oxalicum的相似性达到99%,因此被鉴定为P.oxalicum CLP001,从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亚油酸甘油三酯(1),1,2-亚油酸甘油二酯(2),1-单亚油酸甘油酯(3),单乙酸甘油酯(4),棕榈酸(5),亚油酸(6),麦角甾醇(7),1-D-阿拉伯醇-单亚油酸酯(8),尿嘧啶(9),反-丁烯二酸(10)。结论:其中化合物1~4以及8,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尹震花  张娟娟  陈林  郭庆丰  张伟  康文艺 《中草药》2018,49(8):1964-1976
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研究发现了哥王中含有酸类、醇或酯类、醌类、甾体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萜类、二芳基庚烷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细胞毒、抗炎等活性,主要以香豆素类、黄酮类、醌类和木脂素类成分为对象对了哥王进行含量测定及质量评价。此外,了哥王作为一种有毒中药,通过炮制方法可以降低其毒性,但是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对国内外2010—2017年有关了哥王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成分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SimMan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的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规培)和观察组(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规培)。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法教学,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SimMan教学。利用理论、实践考核以及调查问卷综合观察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测试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技能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临床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以及教学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SimMan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光皮木瓜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色谱法对光皮木瓜叶的甲醇提取物二氯甲烷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10-廿九烷醇(1),植物醇(2),β-谷甾醇(3),(24R)24-ethyl-7α-hydroperoxy-cholest-5-en-3β-ol(4),硬脂酸(5),3β,27-dihydroxy-urs-12-ene(6),白桦脂酸(7),二十烷醇(8),熊果酸(9),2α,3α,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10),2α-羟基白桦脂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2,4,6,8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郭庆丰  陈林  马经纬  张勇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587-3596
角果木属Ceriops植物全球仅发现5个种,分布于亚洲热带、非洲东部和大洋洲地区。目前角果木属植物中已报道131个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120个,其药理活性主要有抗炎、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污、抗病毒等。该文旨在概述角果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为角果木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短肠大鼠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和吸收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超短肠组(手术切除大鼠90%~95%的小肠)、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21 d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结肠黏膜表画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D-木糖溶液和15N-甘氨酸对结肠进行封闭式连续循环灌注3 h,测定结肠对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的吸收情况.结果 透视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超短肠组大鼠较正常大鼠的结肠黏膜杯状细胞减少,吸收上皮细胞增多,微绒毛变长变密,细胞膜表面积增加,细胞间连接明显增多,桥粒、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较多,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超短肠组大鼠较正常大鼠的结肠皱襞深度增加,黏膜增厚,隐凹开口明显增多;隐凹内微绒毛样结构数目明显增多,长度增长且密度增加.超短肠组大鼠结肠对水的吸收能力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0);1、2、3 h内木糖吸收率和15N-甘氨酸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 超短肠大鼠结肠吸收能力可代偿增强.结肠黏膜细胞凋亡减少、吸收细胞增多、微绒毛增生、细胞膜表面积增加和线粒体增多可能是其物质和能量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