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相关数据库获取黄芪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在疾病靶点数据库中获取DCM的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及Metascape数据库对相关靶点进行分析,探讨黄芪治疗DCM的作用机制。结果本次研究筛选到黄芪24种有效成分,49个潜在的作用靶点,其中黄酮类与皂苷类有效成分涉及49个靶点,其他类涉及5个作用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潜在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血液循环系统、脂多糖介导的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小分子代谢、活性氧的合成与代谢等,通过调节HIF-1、cGMP-PKG、cAMP、Apelin、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MAPK、IL-17、钙信号等通路发挥治疗DCM的作用。结论黄芪中黄酮类、皂苷类活性成分可能是治疗DCM的物质基础,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涉及改善能量代谢、抗细胞凋亡、抗心肌纤维化等。  相似文献   
2.
喉源性咳嗽是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鼻祖干祖望教授首创的中医病名,本文通过总结干祖望教授及多位临床医师的辨证论治经验,结合笔者临床实践,进一步探讨其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特点.笔者认为以风邪为辨证核心论治该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体现了中医药诊疗喉源性咳嗽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3.
循环microRNA在冠心病及其中医证候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并能以特定的方式与靶基因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使其降解.microRNA只有在受到致病因素(如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病理状态下,其表达量才会发生改变,因此microRNA具有成为各种疾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能.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microRNA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microRNA的特性、microRNA与冠心病、microRNA与中医证候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即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1]),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是主要类型,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治疗心血管病的关键在于恢复血管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促进血管新生与恢复血管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生理或病理因素刺激下,可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参与损伤血管的修复。本文主要阐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神农本草经》记载柴胡与大黄皆有“推陈致新”的功效。“推陈致新”的作用部位在胃肠,能够去除肠胃中结气与饮食积聚。柴胡“推陈致新”的功效散见于历代的中医药类著作中,然现代中医教材及医家鲜有提及该功效,故通过梳理涉及该功效的主要文献,总结柴胡功效与剂量的关系,探究历代医家对“推陈致新”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并通过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列举的柴胡“推陈致新”的医案及笔者在临床应用柴胡该功效的医案,进一步探讨柴胡“推陈致新”的功效,辨析柴胡与大黄“推陈致新”的不同之处,为全面认识柴胡的功效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对p53、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PCs,加入100 nmol/L AngⅡ诱导细胞衰老,建立EPCs衰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R-34a抑制剂组、血府逐瘀汤5%药物血清组、血府逐瘀汤10%药物血清组、血府逐瘀汤15%药物血清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内皮祖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EPCs中p53蛋白、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增多(P0.01),p5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SIRT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抑制剂组和5%、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显著减少(P0.01),miR-34a抑制剂组和10%、15%药物血清组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miR-34a抑制剂组和10%、15%药物血清组SIR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miR-34a抑制剂组比较,5%、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显著增多(P0.05,P0.01),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SIRT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5%药物血清组比较,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1),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10%药物血清组比较,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1),p53蛋白表达差异不明显,SIR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延缓EPCs的衰老,可明显降低衰老EPCs中p5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衰老EPCs中SIRT1蛋白的表达,其中以15%药物血清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方药联合临床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VIP、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今年正式发表的有关益气活血方药联合临床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6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287个患者。结果:联合用药组可显著提高DCM患者疗效[OR=3.87,95%CI(2.81,5.32),P0.00001],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5.85,95%CI(5.08,6.62),P0.00001],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MD=-4.68,95%CI(-5.63,-3.73),P0.00001]。结论益气活血方药联合临床常规治疗方案有较好的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指标等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能量饥饿”学说认为心脏衰竭的原因与心肌能量供需失衡有关,为心脏提供额外能量以缓解心脏“饥饿”状态成为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治疗的新靶点。气虚血瘀与“能量饥饿”关系密切,益气升陷活血类中药多靶点、多途径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为心肌细胞提供更多能量物质,缓解心脏的“饥饿”状态,缓解心力衰竭进程。本文总结近几年益气升陷活血中药治疗DCM“能量饥饿”状态的研究,从“能量饥饿”学说探讨DCM气虚血瘀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优化DCM心肌能量代谢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查找2007~2016年近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对冠心病的心绞痛改善[OR=3.84,95%CI(2.56,5.77),P0.00001],改善心电图效果[OR=2.83,95%CI(2.05,3.92),P0.00001]。降低胆固醇[WMD=1.75,95%CI(1.65,1.76),P0.00001],降低三酰甘油[WMD=0.60,95%CI(0.56,0.63),P0.0000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WMD=1.27,95%CI(1.19,1.34),P0.00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WMD=12.50,95%CI(11.48,13.51),P0.00001],降低血浆黏度[WMD=0.80,95%CI(0.76,0.84),P0.00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心电图疗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且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查找2010~2016年公开发表的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与西医对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位检索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项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OR=3.84,95%CI(2.56,5.77),P0.00001],心电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OR=2.83,95%CI(2.05,3.92),P0.00001]。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优于西药常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