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测定不同组别人群尿液中对羟苯丙酮酸(HPPA),将受试的健康人组、非癌病人组、恶性肿瘤病人组晨尿用HPLC进行HPPA.TYR的测定,并用尿肌酐测定值来较正HPPA、TYR的排泄量。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组病人尿中HPPA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人组、非癌病人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为恶性肿瘤病人尿中HPPA的含量明显增加,较能可靠地反映肿瘤病人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可作为一种肿瘤代谢异常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流动剪应力对丹酚酸B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生物力药理学的研究方法,2×4析因设计分组,利用BioFlux 1000控剪应力微流培养系统,分别施以0.02、1.5 Pa剪应力并联合4个剂量的丹酚酸B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进行预处理20 h,收集上清液,采用联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6-keto-PGF1α和vWF含量;检测上清液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分析流动内皮细胞胞浆vWF含量。结果与低剪应力流动条件相比,1.5 Pa剪应力联合100μg/mL丹酚酸B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分泌6-keto-PGF1α的量(P<0.05);细胞上清液明显抑制了血小板聚集(P<0.05)。剪应力的变化显著影响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P<0.01),而丹酚酸B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无明显影响。结论丹酚酸B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2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效应。从血流/血管/血液相互作用的角度看,正常的流动剪应力是丹酚酸B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的有利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西医外科学的教学应用中有很多优势,在文本、图形、动画、视频等的综合利用方面,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遇到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过多,速度太快,笔记跟不上,能牢固记住的少等。文章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了传统式讲解与多媒体讲解两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两种教学方式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多媒体教学的具体的修改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80年代“凋亡”在肿瘤界盛行以来,中药抗癌又有了新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对中药诱导凋亡的可行性进行了广泛探讨。在此,我们结合细胞凋亡的相关理论就抗癌单味中药或有效成分和复方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及调控基因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生存期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1000mg/m2,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30分钟,每周1次,连用2周,休息2周,再连用2周;同时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1.8-2.0Gy/次/天,5次/周,总剂量DT 55Gy-65Gy。结果:所有患者疼痛感评分均降低,疼痛缓解中位时间160天,近期疗效CR 9例,PR 18例,NC 4例,PD 1例,总有效率(CR+PR)84.4%。1年生存率78%(15/23),2年生存率46.9%(15/32),至今仍有8例生存。急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1-3度血液毒性反应和1-2度胃肠道反应,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治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胰腺癌不良反应小,可耐受,较普通单纯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粉刺性乳痈与结节性红斑本属两种独立疾病,但郭宇飞教授在临床诊治中发现,两者发病都源于风湿夹杂痰瘀。或感受风湿、或过食肥甘厚味,导致风湿夹杂痰瘀,阻于乳络,结而成块,发为粉刺性乳痈,邪结于四肢,形成下肢结节性红斑。治疗选用消风散内服以疏风散热除湿,辅以双柏散外敷乳房及双下肢溻渍以化痰散结,消肿止痛,疗效满意,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察岩鹿乳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肌内注射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结果岩鹿乳康胶囊能减少实验大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和腺泡数,同时降低乳腺组织ERα、PR的表达提高ERβ的表达,抑制乳腺组织增生。结论岩鹿乳康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ERβ,下调ERα、PR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的影响及其远期疗效。方法乳腺癌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改良乳腺切除根治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观察组采用肿瘤病灶区域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差异,术前及术后1、3、5 d VCAM-1水平;随访2年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并对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3、5 d V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3、5 d 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无病生存期(DF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CAM-1水平并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暨中西医结合疑难乳腺痛专家会诊组成立大会,于2011年12月16—17日在郑州市物华大酒店召开。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郑玉玲致开幕辞并做重要讲话;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教处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裴晓华教授总结了乳腺病的科研和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