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抑郁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关系。方法将146名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无抑郁症状组、可疑抑郁症状组、明确抑郁症状组。比较三组冠脉Gensini积分。结果3组之间Germini积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MD量表评分与Gensimi评分成正相关(r=0.244,P〈0.01)。结论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抑郁障碍程度成正相关,抑郁障碍对冠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抗CD3(iort3)单克隆抗体是目前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药物之一,为鼠源性制剂,其作用机理是与人体内T细胞CD3抗原发生作用,从而阻止和逆转急性排斥。在应用抗CD3(iort3)单抗期间常伴随一系列并发症,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一些麻烦,甚至造成治疗失败。通过总结我院26例肾移植围手术期应用抗CD3(iort3)单抗治疗的病例,对其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的要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23~58岁,平均45.3岁;首次移植19例,二次移…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 (NS)时脂质代谢紊乱对肾小球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起促进作用 ,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探讨了26例NS患儿的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 ,以期对脂质紊乱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NS组选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NS患儿 ,资料完整并追踪随访者共26例 ,年龄4~13岁 ,平均8±4岁;男21例 ,女5例。均符合1981年全国小儿肾脏病科研协作组诊断标准 ,无肾功能不全和其他并发症。缓解期选缓解时间1~6个月的患儿。正常对照组30例 ,选自与NS组同期、同地区健康体检儿童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行早期胰岛素(INS)持续静脉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对胰岛D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T1DM并酮症酸中毒(DKA)患儿12例(强化组),采用早期INS持续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连续观察治疗开始及治疗3个月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BG(C-P/FBG)及INS用量。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TlDM并DKA患儿10例(非强化组),行非持续静脉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开始及治疗3个月时上述指标的差异;观察急性期患儿进入蜜月期的百分率。结果:①治疗3个月时,强化组FBG、2hPBG及HbAlc均较治疗开始时显著改善,且均达到强化治疗目标;C-P/FBG显著升高,达正常范围;3个月时INS用量显著低于急性期;②非强化组FBG、2hPBG、HbA1c均较开始治疗时明显改善,但未达到强化治疗目标;C-P/FBG升高,但未达正常范围;INS用量无明显减少;③两组治疗开始FBG、2hPBG、HbAlc、C-P/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INS用量强化组显著高于非强化组:治疗3个月时强化组2hPBG、HbA1c、INS用量均显著低于非强化组,C-P/FBG显著高于非强化组(约是后者的8.6倍),两者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强化组12例中11例进入蜜月期,非强化组仅3例进入蜜月期。两组比较)χ^2=6.50,P〈0.05。站论:早期INS持续输注加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INS强化治疗儿童T1DM可促进B细胞的修复及再生,使基础C-P/FBG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花痛风颗粒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湿热蕴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均给予饮食、运动健康指导,治疗组使用银花痛风颗粒(院内制剂)治疗,通过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药物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治疗组病人血尿酸、血沉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较对照组也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更明显,长海痛尺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结论:银花痛风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湿热蕴结型)较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郝芳 《护理研究》2012,26(5):406
溃疡性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口腔不洁、黏膜干燥等均可导致病菌的繁殖,主要是口腔黏膜自限性、浅表性溃疡,好发于唇、颊、舌缘等部位,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以婴幼儿多见,患病后可表现为拒食、流涎、烦躁等.我科将云南白药用于溃疡面的护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特别是直径≥3.0 cm以上的巨大息肉[1],及时发现并切除能够有效预防结肠癌的发生。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采用氩等离子电凝电切术切除结肠巨大息肉9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本院消化内科行结肠镜下巨大息肉切除的患者96例,男50例,女46例;年龄3170岁,平均(47.0±5.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生的便血、腹痛、腹泻。息肉直径分布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并对照研究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理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徐韬园1992年修订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2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理行为检测. 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各组患儿心理行为总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行为粗分均值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男孩主要表现在抑郁、交往不良、体诉(各种躯体不适的反应)、社会退缩、违纪及攻击方面,女孩主要表现在抑郁、社会退缩、体诉、违纪方面.术后测试,男、女两治疗组心理行为总粗分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男孩术后总粗分及攻击行为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女孩术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抑郁、社会退缩和违纪行为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行为因子异常检出率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越长检出率越高.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着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应引起重视.早期治疗以及采用介入治疗方式可较明显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10.
对16例肺动脉瓣狭窄施行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跨瓣压差平均下降71±12.2%。肺动脉瓣口面积平均增加95±44%。单、双球囊治疗各8例。结果表明:双球囊技术比单球囊技术优越、安全、并发症少。PBPV前后连续式多普勒探测肺动脉瓣最大瞬时压整、平均压差及瓣口面积与心导管相应测值比较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