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银杏内酯B(GB)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透皮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大小进行分析;采用改良的 Franz 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比较银杏内酯B醇溶液、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及普通银杏内酯B纳米脂质体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此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9.52±1.76)%,平均粒径为(208.3±25.49) nm,Zata电位为-49.2 mV。柔性纳米脂质体8 h的累积透过量为189.97 μg·cm-2,8 h的渗透速率为23.75 μg·cm-2·h-1。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可显著促进银杏内酯B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2.
脏与腑是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可是长久以来,脏和腑的原型、发展和内涵并不尽清楚.本文说明脏和腑的原型,在上古时都是指特定意义上的仓库.中医理论借其各自的仓储特征,比类取象,说明了脏和腑的慨念内涵.同时也说明了借助社会事物及人事机构来类比阐释理论,是脏象学说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郭小青  郝保华 《陕西中医》2004,25(6):528-530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的规范 ,是应用现代术语学的原理和方法 ,把构成中医诊断学概念体系的名词术语进行现代术语学意义的规范研究 ,使其基本涵盖本学科的内容 ,以便于理解应用和进行内外学术交流。因此 ,应首先确立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规范的基本原则 ,再分步进行遴选、注释、规范、论证。本文就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规范的基本原则问题做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促透剂对辣椒碱巴布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保华  马玲 《中草药》2005,36(7):1016-1017
辣椒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主要活性成分为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其中辣椒碱的量最高。辣椒碱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等有显著疗效[1]。以辣椒碱为原料的制剂很少。以烯丙基蔗糖亲水性凝胶为基质的巴布贴剂具有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成分可控,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经皮给药系统。因此,本研究对影响辣椒碱巴布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薄荷醇、冰片、桉叶油、氮酮进行筛选。1仪器与试药自制改良F ranz扩散池;79—1型磁力加热搅拌器(山东省鄄城光明仪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电致孔条件下巴布剂中青藤碱透皮吸收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巴布剂结合电致孔透皮给药,与被动扩散透皮给药进行比较,初步考察在电致孔条件下巴布剂中青藤碱透皮吸收的药动学特点.方法:以青风藤为模型药物,以活体兔分别进行被动扩散给药(PD)和电致孔透皮给药(EP),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采用统计矩分析法处理分析血药浓度数据.结果:电致孔技术透皮给药的AUC0→∞为43.396,是被动扩散的1.32倍,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20.025,是被动扩散的86%,cmax为1.825,是被动扩散的1.31倍, tmax减小,比被动扩散提前4 h;消除速率常数λ二者一致;电致孔技术透皮给药的药-时曲线比被动扩散的药-时曲线平滑且下降较慢.结论: 将电致孔技术与巴布剂结合能够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白及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白及多糖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碱水的pH、固液体积比、提取温度、煎煮时间和多糖纯化条件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以碱水(pH=8.5)为提取溶剂,三次提取固液比(W/V)为1∶6∶5∶5,温度为90℃,提取时间3∶3∶2h;提取液过LSA-21柱后,进行盐酸脱蛋白,然后加入0.5%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再用4倍量的乙醇沉淀,连沉3次,80%乙醇洗渣,多糖含量达80%以上。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提取工艺提取的白及多糖纯度高,可作为白及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在有关中医理论的各种医籍里,经常可见到长夏与五季,以及五季与五行对应,一岁时日与五季、五脏的分配的论述.这些论述是纷乱的,有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这同先秦其它古文献里的情形是一致的.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五季"涉及上古一种和五行有关的一种早已汜灭的历法制度,后世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此已不了解,有不同的理解,或同当时的历法相混淆,故出现了各种莫哀一是的局面,研究中医有关问题应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素问·气交变大论》是《黄帝内经》中古天文史料十分丰富的一篇经文。这篇经文以“天人相应”的思想,阐述了天体对人体健康与否的影响等。这些都是研究祖国医学中,有关医学天文学、“天人相应”等理论,以及天文史料的珍贵资料。这篇经文中记述了岐伯和黄帝讨论五星(太白星、岁星、辰星、荧惑星、镇星)与岁运,以及气化关系对人体影响的一段记载: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文章就生物全息理论在中医学、中药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
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的微针经皮给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微针作用下,考察青藤碱水凝胶贴剂透皮给药的特点与规律。 方法 制备不同长度的微针,并制备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离体小鼠皮肤经不同针形微针预处理相同时间、相同针形微针预处理不同时间后贴敷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青藤碱的透过规律并与未处理皮肤的被动扩散进行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的含量。 结果 100 μm微针、200 μm微针预处理皮肤后青藤碱透皮速率分别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40.7、52.4倍;200 μm微针预处理皮肤7 min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142.0倍。200 μm微针经不同的力预处理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随着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力大于5 N时透皮速率趋于平衡。 结论微针与水凝胶贴剂结合经皮给药时,透皮速率显著提高,并且微针针形、预处理时间和所受的力对药物的经皮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