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鸦胆子茎节组培快繁体系。方法:选用鸦胆子嫩枝为外植体,探讨基本培养基和外源激素对其离体再生的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的影响,并进行移栽试验。结果:鸦胆子的不定芽增殖、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mg·L^-1+IBA0.1mg·L^-1,1/2MS+香蕉汁20g·L^-1;1/2NS+IBA0.1mg·L^-1+NAA0.1mg·L^-1。炼苗基质为细沙时,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伤科黄水制备工艺。方法以初次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二次加水量为影响因素,盐酸小檗碱转移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第1次加12倍量水浸泡1 h后提取1.5 h,第2次加12倍量水,盐酸小檗碱转移率53.1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伤科黄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新型活血贴膏与原散剂在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方面的疗效差异,为医院制剂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照给药不同,分别设立空白组、基质组、阳性对照组(扶他林组)、原散剂生品组、原散剂制品组、新型贴膏剂组,通过小鼠扭体试验、甲醛致痛试验、电刺激试验和热板试验测定扭体抑制率、舔足时间、镇痛率及痛阈值比较镇痛作用的药效差异;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测定肿胀度、肿胀抑制率和渗出抑制率比较抗炎作用的药效差异;建立大鼠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通过大鼠小腿周长变化、软组织损伤外观评分、血液流变学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和炎性因子含量变化比较处方及剂型改革前后的药效差异。结果 新型活血贴膏对醋酸和甲醛导致的小鼠炎性疼痛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与原散剂相比无明显差异;对电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有明显镇痛作用,其中给药后60 min的镇痛效果优于给药后90 min和120 min的效果,与原散剂相比无明显差异;新型活血贴膏与原散剂对热板痛阈值均无明显作用。新型活血贴膏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减少醋酸致毛细血管的炎性渗出,且与原散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型活血贴膏能显著减...  相似文献   
4.
蒋春飞  刘东文  郑芳昊 《陕西中医》2020,(1):16-19,23
摘 要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伤科黄水后,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均衡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伤科黄水4.58 g/kg剂量组、9.16 g/kg剂量组、18.33 g/kg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各组均以10 ml/kg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性状等。在给药第1、4、7、11、14天测定大鼠体重。在剖检前一天(给药第14天)进行尿液、眼科检查。剖检当天处死全部大鼠,进行脏器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第14天伤科黄水18.33 g/kg剂量组雌性动物的体重(P<0.05)和14天内的增重(P<0.01)均明显下降,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动物眼科检查均未见异常。伤科黄水4.58 g/kg剂量组、9.16 g/kg剂量组、18.33 g/kg剂量组雄性动物尿比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尿液pH值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伤科黄水18.33 g/kg剂量组雌性动物胸腺脏器重量、脏体系数、脏脑系数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心脏脏器重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伤科黄水9.16 g/kg剂量组睾丸脏脑系数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科黄水重复多次口服给药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对麻黄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考察流速、药物浓度等因素,确立适合麻黄碱微透析采样的技术条件。采用微透析采样技术,分别收集大鼠给予麻黄碱、麻黄和麻黄-桂枝药对配伍水煎液的血液透析液样品,通过LC-MS测定给药不同时间的麻黄碱浓度。采用DAS 3.0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比较不同给药组间的药动学差异。结果:麻黄碱微透析采样的技术条件为流速1.5μL·min~(-1),取样间隔20 min,样品质量浓度0.1~3.0 mg·L~(-1)。不同组别间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无显著性差异。与麻黄碱组相比,麻黄-桂枝(3∶2)配伍组的达峰时间(T_(max))和药峰浓度(Cmax)均无显著性差异;消除半衰期(T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显著缩短,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VZ/F)显著降低,清除率/生物利用度(CLZ/F)显著增加。与麻黄组相比,配伍组C_(max)无显著性差异;T_(max)显著降低,T1/2和MRT显著缩短,VZ/F显著降低,CLZ/F显著增加。结论: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后加速了麻黄碱在体内的代谢,可能是桂枝降低麻黄相对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华南忍冬离体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解决华南忍冬(山银花)产业化生产中种源质量参差不齐和短缺问题.方法 用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培养.结果 用MS+ 6BA 1.5 mg/L+ NAA0.5 mg/L诱导培养,40d可获得丛生芽,继代用MS+ BA 1.2 mg/L+ NAA 0.2 mg/L培养,增殖率达3.9%;在1/2MS+NAA 1.0 mg/L条件下,可获得的生根苗.结论 该试验结果为山银花药材优质种苗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考察不同包装材料对鼻炎清滴鼻液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鼻炎清滴鼻液的3种不同包装材料:聚乙烯(PE)瓶、聚丙烯(PP)瓶和聚酯(PET)瓶,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观察滴鼻液基本性状和包材性质的变化,并采用HLPC法考察鼻炎清滴鼻液中醋酸泼尼松的含量变化。结果: PET瓶的性质优于PE瓶和PP瓶,其具有更高的耐热性和阻隔性,而且醋酸泼尼松在PET瓶中最稳定。结论:PET瓶作为鼻炎清滴鼻液的包装材料,能够保证药物质量稳定,是较理想的包材。  相似文献   
8.
麻黄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麻黄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方法根据中医临床用药习惯,将麻黄水煎液分为高、中、低剂量组(质量浓度分别为3.000,1.500,0.750g·ml-1)。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观察不同剂量麻黄对大鼠一般行为、自主活动及探索活动的影响;通过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观察不同剂量麻黄对大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相比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剂量麻黄水煎液灌胃给药后,大鼠外观行为表现为自主活动增加,修饰及嗅探次数减少。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大鼠进入高架十字桥开臂和旷场中心区域的次数和时间显著减少(P0.05)。以上3个剂量组的麻黄水煎液可明显抑制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催眠作用。结论麻黄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伤科黄水中黄连和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BBH在CMCS-SA体系中的传递与扩散规律。方法 CMCS和SA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加入GDL后形成聚电解质水凝胶。采用流变仪研究CMCS-SA的水凝胶的流变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设计针对CMCS-SA水凝胶的BBH扩散模型并通过UV观察BBH透过CMCS-SA聚电解质水凝胶的相关规律。 结果 测定CMCS与SA配比为3:1、 2:1、 1:1、 1:2、 1:3时的水凝胶弹性模量G’,当CMCS:SA=1:1时,G’最高,此时水凝胶交联强度最高。通过BBH传递模型测定其累积传递量,经Peppas方程拟合BBH在CMCS-SA水凝胶中的扩散为骨架溶蚀作用,表明随着CMCS的氨基减少或SA的羧基增加,BBH解离,传递效率增加。CMCS-SA水凝胶的弹性模量G’随着GDL含量增加而增加,是因为pH的降低导致CMCS和SA分子间的结合力逐渐增加,水凝胶交联度增强。固定CMCS与SA比例1:1, GDL含量0.15g/mL,CMCS-SA水凝胶成型性良好。此外BBH在不同浓度GDL的水凝胶中传递时,随着GDL含量增加,传递效率上升。BBH在不同厚度水凝胶中传递时,随着厚度减小, CMCS-SA水凝胶的传递效率增加。 结论 CMCS-SA水凝胶体系作为潜在的BBH等中药提取物的药物载体有望作为经皮给药的凝胶载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栀子苷的转移率和固含物的含量为指标,优化伤科黄水的制备工艺。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伤科黄水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以栀子苷的转移率和固含物的含量为指标,分别选择加水量(A)、浸泡时间(B)、初次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结果,选择最佳制备工艺,比较优化前后的指标差异。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了HPLC测定伤科黄水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以栀子苷的转移率为指标,影响因素B>C>A,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水,浸泡1.0h,初次提取1.0h。以固含物的含量为指标,影响因素A>B>C,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水,浸泡1.0h,初次提取1.5h。制备工艺参数优化后,选择加12倍水,浸泡1.0h,初次提取1.5h,栀子苷转移率和固含物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经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伤科黄水制备工艺优于原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