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分析引起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术后治愈率,减少再次手术几率。方法: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患者共计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自身原因小腿本身解剖的生理特点所致,其次是骨缺损、感染及外固定支架本身性能局限及术者操作水平。结论: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时要注意操作及固定方式,手术后要注意跟踪治疗,引起重视,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非手术疗法治疗Ⅲ型(严重移位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2例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维牵引手法复位组32例(治疗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30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治疗随访8个月~2年。按肘关节功能评价系统(JOA)对疗效进行比较评定。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7.5%,对照组优良率66.7%。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上约2cm处的骨折,是小儿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小儿骨折的26.7%,多见于3~12岁儿童,肘内翻是本病最常见的后遗症[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三角韧带损伤时修补三角韧带的必要性.方法 对104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三角韧带损伤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角韧带手术修补组56例(治疗组)和三角韧带保守治疗组48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石膏外固定,治疗组同时行三角韧带修补术,对照组则对损伤的三角韧带不做修补.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祛瘀解毒法治疗骨科多发伤伴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为骨科多发伤伴脓毒症提供治疗方法与思路。方法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扶正、祛瘀解毒中药(参麦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侯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PCT、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的血清CRP、PCT、WBC、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加用益气扶正、祛瘀解毒法可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降低APACHE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240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平均分为手法整复外固定组、牵引加手法整复外固定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组共4组.结果 4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角差值、前倾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法整复外固定组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医源性损伤小,后遗症少.如肿胀严重或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牵引治疗,待肿胀消退后,再改用夹板外固定,或行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对骨折端有软组织嵌顿,无法闭合复位者,特别是严重移位的不稳定型骨折或肱动脉损伤者,则应在适当时机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对 2 8例有断端分离移位的肱骨干骨折患者 ,运用上肢外展支架 ,固定伤肢于肩外展、肘屈曲各 90° ,前臂中立位 ,并于固定后一周内每天对肱骨纵向持续挤压约半分钟。 7天内分离移位矫正有效率 96 %。提示运用上肢外展支架固定能很好矫正肱骨干骨折分离移位  相似文献   
8.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上约2cm处的骨折,是小儿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小儿骨折的26.7%.多见于3~12岁儿童,肘内翻是本病最常见的后遗症[1]. 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复位标准高,要求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尤其要彻底纠正骨折远端的尺偏、尺嵌、尺倾和内旋移位,否则将遗留肘内翻后遗症[2].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属临床常见损伤,我院根据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受伤原理和脊柱的解剖特点,自行研制了电脑程控气垫,用于治疗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在临床实践中,本文将我院2003年2月至2003年7月其中52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诊分析,证实电脑程控气枕符合腰椎力学原理,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下胫腓联合螺钉对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治疗,分别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1%,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