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林青  郑云海 《现代保健》2009,(36):163-164
目的 探讨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果75例患者按临床再通指标判断为血管再通,再通率为78.1%,其中符合2项指标的有16例(21.3%),符合3项34例(45.3%)符合4项25例(33.3%)其中发病≤3h再通率为89.2%,发病3—6h的再通率为84.6%,发病6~12h的再通率为78.6%。梗死部位:前间壁33例再通率为44%,前壁29再通率为38.7%,下壁25例再通率为33.3%,下壁+右室5例再通率为6.7%,全部病例未发现有低血压及过敏反应,无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发生。结论在不能开展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应用链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仍然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头晕、头痛、心悸且伴有耳鸣等症状;其中61例患者为ISH,32例患者为IDH,而其余患者则为二者的合并症;高血压I期、II期、III期所占比例分别为12.5%、71.88%、15.62%%;高血压患者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在128例患者中合并脑溢血、冠心病、脑梗塞的比例为11.72%、74.22%、26.56%,其中合并冠心病、脑溢血的患者男女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脑梗阻患者的男女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老年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单纯性的收缩压增高,且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测定心功能(NYHA)分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E/A比值、C反应蛋白(CRP)水平、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YHA分级、E/A、CRP值以及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疗效确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开展教学,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到医院调研,根据护士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由教师针对问题、病例进行分析讲解,学习理论,培养技能,最后再次回到实践岗位实习、工作。它的创造性在于把原来的“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发展为学生也参与实践,学生是行动者,也是学习过程的研究者,至少是学习过程的参与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四物颗粒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叶素(IMD)、胱抑素(Cys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104例,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中医辅助组(加味四物颗粒结合基础治疗)、常规治疗组(基础治疗)各52例,疗程8周;对比两组降压效果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中医辅助组显效61.54%、有效32.69%、无效5.77%,常规治疗组显效42.31%、有效42.31%、无效15.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辅助组的SBP、血清IMD、CysC、FGF23及Scr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中医辅助组的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积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加味四物颗粒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有助于降压及改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的效果,同时降低血清IMD、CysC、FGF23及Scr水平。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目前应用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报道尚少。笔者曾用苯那普利治疗53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共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尼麦角林进行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治疗可以及时的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效的改善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记忆力退化和动脉硬化的症状。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很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用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养肝益水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m ALB、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24 h平均SBP和24 h平均DB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变异性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 SD、24 h DBP SD、24 h SBP ARV和24 h DBP ARV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心脏和血管病变,且无明显肝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血压变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到医院调研,根据护士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由教师针对问题、病例进行分析讲解,学习理论,培养技能,最后再次回到实践岗位实习、工作,把原来的"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发展为学生也参与实践,学生是行动者,也是学习过程的研究者,至少是学习过程的参与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