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素琴  邹耀武 《河北中医》2012,34(8):1177-1180
目的观察硒酵母片联合右归丸、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硒酵母片、右归丸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60例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FT3、FT4及T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硒酵母片、右归丸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菖蒲郁金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T2DM合并HU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T2DM合并HUA患者辅用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疗效更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糖代谢,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在促进尿酸氧化酶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以及相关分子表达的机制。方法①入组试验的为雄性SPF级C57BL6J鼠,10周龄,体重为26~28 g,共计24只,其中12只为尿酸氧化酶(UO)基因敲除(UOX~(-/-))小鼠,即KO小鼠;另12只为野生型小鼠,即WT小鼠。将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T组和WT套环组(行颈动脉套环干预的WT小鼠),将KO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O组和KO套环组(行颈动脉套环干预的KO小鼠)。四组小鼠均接受8周的高脂肪高胆固醇(HF/HC)西式饮食喂养,其中胆固醇含量0.15%,脂肪含量各为21.00%。②WT套环组和KO套环组于高脂饮食的第4周实施此项干预,完成AS模型的制备。③待实验进行至第4周与第8周,分别由实验动物尾静脉取血,检测血尿酸水平(SUA)、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血清含量进行测定;④待实验至第8周,即对部分小鼠行动脉放置套环干预后的第4周,用过量水合氯醛将全部小鼠处死,分别提取各组小鼠的颈动脉组织,同时完成总RNA与蛋白质的提取,借助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MCP-1、VCAM-1与ICAM-1在颈动脉内的mRNA表达强度进行测定,用Western blotting对上述3种因子于颈动脉内的蛋白表达强度进行测定。⑤此外,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四组小鼠颈动脉血管的中膜面积与厚度进行分析。⑥利用免疫组化法(IHC)对巨噬细胞于颈动脉中浸润状况以及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的表达状况进行测定。结果①在SUA、TG与HDL-C水平上,对比KO组和KO套环组,未发现明显不同,然而在这3项指标上,这两组相比WT组和WT套环组均处存在明显提高表现(P 0.05);在hs-CRP水平上,对比KO套环组和WT套环组,未见明显不同,但在此项指标上,这两组相比KO组和WT组均存在显著升高表现(P 0.05)。在LDL-C水平上,四组间未见明显不同。②经ELISA测定发现,在MCP-1含量上,相较于另3组,KO套环组显著较高(P 0.01);且在VCAM-1与ICAM-1含量上,该组相比WT组与WT套环组也明显较高(P 0.05),然而对比KO组未见明显不同。由RT-PCR法对ICAM-1、MCP-1与VCAM-1在颈动脉内mRNA表达强度的测定结果相符于ELISA法。经Western blotting测定发现,在颈动脉VCAM-1与ICAM-1蛋白表达强度上,相较于WT组与WT套环组,KO套环组均存在显著上升表现(P 0.05),然而对比KO组未发现明显不同。在MCP-1蛋白水平上,KO套环组有所上调,且相较于另3组表现为明显偏高(P 0.05)。③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发现,在中膜面积与厚度方面,相较于WT小鼠,UOX~(-/-)小鼠存在明显升高表现(P 0.05),且相较于WT组和KO组,套环组明显偏高(P 0.05)。④经IHC检测发现,KO组与KO套环组,颈总动脉斑块中存在数量可观的F4/80+巨噬细胞浸润表现,但在WT组和WT套环组中,颈总动脉斑块中未见或只见小部分巨噬细胞浸润表现。⑤IHC检测结果表明,UOX~(-/-)小鼠可见PCNA于颈动脉内皮细胞内表达明显,在内膜下可观察到明显增多的棕褐色颗粒。针对切片,借助图像分析软件实施分析计算,结果为,在PCNA表达方面,相较于WT组、WT套环组,另两组显著较高(P 0.01)。结论在HUA小鼠(UOX~(-/-)小鼠)制备的AS模型中,高尿酸血症可使黏附分子表达上调、巨噬细胞浸润加剧、PCNA表达提升等,由此对AS的产生与加剧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达原饮加减治疗艾滋病合并症医案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其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艾滋病代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他疾病的状态或综合症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会死于艾滋病并发的相关疾病。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的关注,通过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提高了患者的抗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防止了艾滋病合并症的发生。笔者从2003年始运用达原饮加减治疗艾滋病及其合并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采撷病案三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菖蒲郁金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T2 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T2 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2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半夏泻心汤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治疗脾虚胃热型消渴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辨证属脾虚胃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而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每日2次,服用8周。对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实验室理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P〈0.01),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较小,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治疗脾虚胃热型消渴病在传统常规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减轻,可平稳降低血糖水平,低血糖反应较少,且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西医治疗多采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该病中医学称为消渴,是中医药治疗的特色疾病之一。南征教授临床40余年,对消渴病的认识独有见地,病机上认为初起常以阴虚燥热为主,日久则重视气虚、血瘀的存在,且久病入络,毒损脏腑贯穿始终。治疗上创立包括饮食、运动、中药在内的一系列方案,用药上反对滥用胰岛素及胰岛素万能论。提出得病后应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同时应用中药,调节五脏阴阳气血,三消同治,从毒论治,只要辨证准确,中药完全可以代替胰岛素,甚至可不用一针一药而健康延年。文章举3个典型病例以说明南征教授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停用胰岛素的中药干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平消通心胶囊与常规药物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抗心绞痛和降糖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平消通心胶囊,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绞痛缓解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主要症状和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平消通心胶囊,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电图,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进行体检的60例新发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随机收集同期体检的60例新发糖调节受损者作为糖尿病前期组,另择取该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尿酸、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FPG、2hPG、FINS、HOMA-IR、ISI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尿酸水平高于糖尿病前期组和对照组,且糖尿病前期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血尿酸为自变量,FPG、2hPG、HOMA-IR及ISI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与FPG、2hPG、HOMA-IR及ISI相关(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尿酸可作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患病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热毒”概念属于“热邪”“毒邪”两大病因范畴,是中医病因、病机学重要组成部分。古今文献研究证明,“热毒”与糖尿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热毒”学说是认识糖尿病病机的重要中医假说。该文整理相关文献,立足“热毒”学说体系,梳理“热毒”与糖尿病的联系脉络,为从“热毒”角度阐释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从“热毒”辨治糖尿病,既符合中医疾病病因病机规律,也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开拓了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