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常规使用降颅压、对症、支持疗法及适当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前2周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和口服(或鼻饲、灌肠)自拟通腑清脑汤;后2周加用口服自拟祛瘀通窍汤。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肿吸收情况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出现感染并发症及使用抗生素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扶正通窍汤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内服扶正通窍汤和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对照组42例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和口服地芬尼多片,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通窍汤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邵锦华 《四川中医》2013,(2):137-138
通腑法是中医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常用治法,合理运用有较好的疗效。作者就近几年相关的文献作一综述,同时指出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仍应遵循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和早期康复介入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评价康复训练对促进儿童低视力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184例低视力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低视力儿童分为两组,每组各92例,观察组儿童给予助视器训练、视功能训练及生活技能训练等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治疗和干预,观察并测量干预前后儿童的矫正视力及远点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在康复训练干预1、2和3个月后的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远点为(115.8±42.0)cm,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87.6±35.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于提高低视力儿童的视力和身心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益润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口服自拟益润汤,对照组口服麻子仁汤,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72例中痊愈19例,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64例中痊愈7例,显效21例,有效2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6.5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润汤治疗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丘脑、脑干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发热,患者体温常高达39℃以上.持续高热、超高热会迅速增加脑耗氧量,加重脑缺氧、脑水肿、脑细胞变性及凋亡,增加致残率、死亡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1].西医治疗除针对病因处理外,没有特效退热药物,常依靠物理降温,但只能起暂时的退热效果,停用后发热常出现再反复.近年来有很多中医治疗中枢性发热的文献报道,现不分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