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们用环利软膏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1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停药后复发与停药时血清HBs Ag的量、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5例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济宁市传染病医院门诊给NUCs治疗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制订的停药标准计划停药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停药时对其进行HBV M定量、高灵敏度HBV DNA定量检测。停药后随访1年,HBV DNA103IU/m L定义为复发。结果在1年时CHB总的复发率65.9%(135/205)。HBs Ag定量≤100 m IU/m L组,复发率仅23.9%(11/46),HBs Ag定量100 m IU/m L组,复发率78.0%(124/159),两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05)。HBV DNA定量≤20 IU/m L组,复发率56.4%(62/110),HBV DNA定量20 IU/m L组,复发率76.8%(73/95),两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P0.01)。同时符合HBs Ag定量≤100IU/m L、HBV DNA定量≤20 IU/m L组,复发率14.3%(5/35),其余病例复发率76.5%(130/170),两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05)。结论 NUCs治疗CHB停药后的复发与停药时HBs Ag的量、HBV DNA水平有一定相关性,HBs Ag定量≤100 m IU/m L和或HBV DNA定量≤20 IU/m L作为NUCs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停药指标,以达到最大的安全停药。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cquiredIm m unodeficiency Syndrom e,A IDS),其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um an Im m unodeficiency Virus,H IV),亦称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的艾滋病已  相似文献   
4.
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CA)经激光去除后易复发,使用克疣外涂预防CA复发效果好,减少了激光治疗的次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年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其中梅毒发病率逐渐增高[1]。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个体诊所诊治性病不规范等因素,该病常被误诊。我院2004年1月~12月接诊了8例被误诊的二期梅毒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18~53岁;病程2~6个月。诊断为二期显发梅毒4例,二期复发梅毒4例。8例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查均阳性,6例皮损梅毒暗视野检查阳性,诊断均符合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制定的性病诊断标准。本组误诊为尖锐湿疣4例,口腔溃疡2例,银屑病和玫瑰糠疹各1例。1·2临床表现4例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对于指导HBV DNA低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应用国产试剂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 103 IU/ml)的拟停药组112例患者和拟用药组48例患者共160份血清标本采用COBAS Amplicor系统再次进行检测,并与HBsAg定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经国产试剂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103 IU/ml)的160份血清经COBAS Amplicor系统再次检测有52例(32.50%)标本HBV DNA > 103 IU/ml,高于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下限(20 IU/ml)的标本共115份(占71.88%)。拟停药组患者HBV DNA≥ 20 IU/ml者有72例(占64.29%);拟用药组患者中有19例HBV DNA> 103 IU/ml,43例≥ 20 IU/ml(占89.58%)。应用COBAS试剂检测HBV DNA不同载量组别与HBsAg浓度对数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 < 0.01)。 结论对国产试剂检测HBV DNA低载量患者应进一步做高灵敏的定量PCR试剂检测,可更好地指导患者初始应用或停用核苷(酸)类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停药后病毒学复发与停药时HBs Ag定量、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于济宁市传染病医院门诊经NAs治疗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制订的停药标准计划停药的CHB患者205例。停药前检测HBs Ag定量、HBV DNA载量,其中HBV DNA103IU/ml的采用Roche COBAS Taq Man 480ⅡPCR进一步检测高灵敏度HBV DNA载量。停药后随访1年,HBV DNA载量103IU/ml定义为病毒学复发。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停药1年所有CHB患者的总病毒学复发率为65.9%(135/205)。20%(41/205)患者HBV DNA103IU/ml。HBs Ag定量≤100 IU/ml患者的复发率为23.9%(11/46),100 IU/ml患者的复发率为78.0%(124/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00 1)。高灵敏度HBV DNA载量20 IU/ml患者的复发率为56.4%(62/110),≥20 IU/ml患者的复发率为76.8%(7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P=0.002)。同时符合HBs Ag定量≤100 IU/ml、高灵敏度HBV DNA定量20 IU/ml的患者复发率为14.3%(5/35),余下患者复发率为76.5%(130/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00 1)。结论达到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制订的停药标准停止抗病毒治疗后,CHB的复发与停药时HBs Ag定量、HBV DNA载量有一定关系,参考HBs Ag定量和(或)高灵敏度HBV DNA载量作为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指标,如HBs Ag定量≤100 IU/ml、高灵敏度HBV DNA载量20 IU/ml可达到最大的安全停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管不均匀扩张与ERCP术后胰腺炎的关系。  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共247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的患者,分扩张组(胆管直径≥10 mm)(A组 = 84)与无扩张组(胆管直径 < 10 mm)(B组 = 163,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比较。  结果  A组84例,其中女性45例;可疑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SOD)患者9例;困难插管者30例,其中插到胰管者22例,胰管显影者8例;胆胰管汇合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junction ,APBDJ)者9例。A组患者中ERCP术后发生轻度胰腺炎10例,中度胰腺炎8例,重度胰腺炎3例。B组163例,其中女性72例;可疑的SOD患者11例;困难插管者63例,其中插到胰管者61例,胰管显影者2例;APBDJ患者1例。B组患者中ERCP术后发生轻度胰腺炎10例,中度胰腺炎1例,重度胰腺炎者4例。A组行吲哚美辛肛栓患者数为30例,B组为57例。A组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为25%,B组PEP发生率为9.2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将247例患者整体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管扩张(OR = 3.289,95%CI = 1.593~6.792,P = 0.001)是PE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女性患者且伴有胆管不均匀扩张患者(胆管直径≥10 mm)比无扩张患者(胆管直径 < 10 mm)在ERCP术后更容易患PEP。因此,在对这部分患者行ERCP+EST+ENBD手术时需谨慎处理,尽量避免行内镜下复杂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9.
性伴通知(partner notification)是指调查性病患者的性接触史,采用某种方法通知其性伴,使其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作为控制性病流行的一种策略,在西方国家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国家还制定了相关法律, 在控制梅毒、淋病及艾滋病传播中发挥了极大作用[1]。我国在性伴通知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我们于1999.2~2000.6对450例性病患者进行了性伴通知,现将结果及其可行性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按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应用疏肝化瘀颗粒对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作用的差别。方法:应用疏肝化瘀颗粒治疗早期肝硬化252例,设中医组96例,由中医医生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应用疏肝化瘀颗粒,西医组156例由西医门诊医生辨病应用,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mP)、Ⅳ型胶原(Ⅳ—C)。结果:中医组AIJT、TBiL恢复正常或下降,Alb含量及MG比值升高,HA、LN、PⅢP、Ⅳ—C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P〈0.05)。结论:疏肝化瘀颗粒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但仍需要应用中医理论指导应用,才能有的放矢,更好的利用资源,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