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1.
妊高征是产科急症之一 ,疼痛刺激可对患者产生明显影响。笔者观察了小剂量氯胺酮配伍压宁定在 32例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年龄 2 5~ 34岁 ,体质量 6 6~89kg ,胎龄 35~ 37周 ,孕期血压升高 ,经产科医师确诊为妊高征 ,18例经过降压治疗 ,但入手术室后血压均 19.6 4~2 3 86 / 12 .4 1~ 14 .35kPa,伴蛋白尿 (+)~ ( )和 /或不同程度的水肿 ,11例有心电图 (ECG)异常 ,无头痛、眼花、胸闷及抽搐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1 2 方法 手术方式为新式下腹部横切口 ,采取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
颅脑后颅窝是呼吸和循环中枢所在,手术刺激、体位变动等很多因素可引起循环的剧烈变动,甚至引起心跳骤停。现将我院后颅窝手术心跳骤停成功复苏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8岁,90 kg。高血压病史10 a,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近来站立不稳,诊断为小脑肿瘤,拟在全麻下行右侧卧位小脑半球肿瘤切术。桡动脉穿刺监测血压,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麻醉平稳,BP 110/80 mm Hg,HR 80次/m in。术毕缝皮结束瞬间,患者心率由60次/m in迅速降至30次/m in,旋即心跳停搏,BP降至0,遂快速静脉注射阿托品1 m g,同时侧卧位胸外心脏按压,频率80次/m in,约2…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肺组织匀浆中SOD、MDA、MPO的含量、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RL组)、6%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组(HES组)。按照Wiggers改良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复苏后1、2、4h测定肺组织中SOD、MDA、MPO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①复苏后RL组与HES组肺组织中MDA的含量逐渐升高,同一时间RL组升高的程度较HES组明显(P<0.01);复苏后RL组与HES组肺组织中SOD的活性逐渐降低,同一时间RL组SOD降低的程度较HES组明显(P<0.01);②复苏后,HES组各时点肺组织MPO含量均明显低于RL组(P<0.01),但高于C组;③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显示:RL组肺组织间质水肿、肺泡隔增宽、中性粒细胞侵润程度,HES组比RL组的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6%羟乙基淀粉130/0.4可以减轻休克及复苏导致的早期肺损伤,是较为理想的休克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控制性单侧硬膜外麻醉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于T3~4间隙正中入路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并偏向患侧30°置入硬膜外导管4cm,保持患侧在下的体位推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药物固定15min后改为仰卧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中向置管、仰卧体位后注药的方法。评测患侧神经阻滞数量、麻醉效果,并记录术中辅助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侧神经阻滞数量多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清扫腋窝淋巴组织及术终时段心率、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加大,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与试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单侧硬膜外麻醉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麻醉中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对减轻术后烦躁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三组全麻前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联合组切皮前10 min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联合组予地佐辛5 mg,芬太尼组予芬太尼0.01 mg/kg,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患者呼吸平稳、达拔管指标时拔出气管内导管。分别观察三组拔管时间、RSS躁动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观察各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0、15、30、6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芬太尼组拔管时间长于联合组及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及芬太尼组RSS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苏醒期烦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拔管即刻、拔管后5、10、15、30 min联合组及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可以减少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正常生理调节下,线粒体对需氧细胞(包括神经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提供能量三磷酸腺苷(ATP)、参与活性氧簇代谢和Ca2+信号传递及细胞凋亡等,是维持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但在异常情况下,线粒体也可以是神经细胞损伤的原因:兴奋性细胞毒性,不完全代谢,氧化损失直至细胞死亡,造成神经系统病变.神经末梢内线粒体通过能量产生的变化、Ca2+摄取和释放等对神经递质电活动产生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分娩中的效果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接受无痛分娩的8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舒芬太尼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27例。3组均行硬膜外麻醉,舒芬太尼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舒芬太尼0.2μg/ml,低、高剂量组则在此基础上分别联合艾司氯胺酮50.0 mg、100.0 mg。比较3组镇痛前、后的疼痛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镇痛后,3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较镇痛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的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后不同时间点,3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胎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舒芬太尼组及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与低剂量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  相似文献   
8.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与吗啡作对比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在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能和副作用。方法56例择期行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男36例,女20例,年龄21岁~63岁,ASAⅠ~Ⅱ,随机分成二组:M组(吗啡组n=28):0.004%吗啡+0.12%布比卡因,B组(酒石酸布托啡诺n=28):0.004%酒石酸布托啡诺+0.12%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手术缝皮时分别向两组病人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或酒石酸布托啡诺1mg做为负荷剂量,然后接硬膜外PCA泵,参数设定如下背景输入速度2ml/h,自控镇痛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并发症。结果两组镇痛效果都较为满意;酒石酸布托啡诺组的VAS评分低于吗啡组,但无统计学意义。酒石酸布托啡诺组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吗啡组。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