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药方剂现代化发展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推进中药方剂向现代化研究方向发展,掌握当前中药方剂现代化发展动态,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以便为其现代化发展作好铺垫。方法:对近年来的中药方剂的现代化研究发展进行综述。结果:当前对中药方剂的剂型改革,药效机理等方面的现代化研究已有了很大进步,极大的推动了中药的现代化发展。结论:中药方剂的现代化研究是今后药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它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仍偏低,因此,延长透析患者的时间和提高其生存质量是透析治疗的重点.国外一些研究显示低体重与透析患者的死亡率明显相关.本研究把体重指数作为观察指标,观察在一段时间内、在同样透析治疗条件下,体重指数和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参益气补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DN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降血糖、降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参益气补肾胶囊,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时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12周,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治疗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参益气补肾胶囊治疗DN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可以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复方桔梗颗粒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珍  邢建月 《新中医》2010,(10):26-27
目的:观察复方桔梗颗粒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以复方桔梗颗粒治疗,对照组选择橘红痰咳颗粒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咳嗽、喉痒、咯痰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愈显率分别为78.3%和91.5%,对照组分别为57.5%和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咳嗽、咯痰、喉痒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喉痒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桔梗颗粒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etosu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发病以20~40岁的育龄女性为多,其内脏损害以肾脏最为常见,即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蚂蚁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对照组300例,观察2组患者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12周DAS28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疾病疗效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降低ESR、CRP、RF以及改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握力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12周,病情基本平稳,观察组原服用的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戴芬)已逐步减停。结论:蚂蚁通痹胶囊能有效治愈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SinoMed、Wan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关于中成药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月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0、GeMTC 14.3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1个RCT,涉及12种中成药,共4 927例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在降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MD=-4.44,95%CI(-5.09,-3.79),P <0.001]、改善最大尿流率[MD=3.16,95%CI(2.71,3.61),P <0.001]、减少残余尿量[MD=-8.27,95%CI(-9.62,-6.92),P <0.001]以及前列腺体积[MD=-3.89,95%CI(-4.60,-3.18),P <0.001]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网状Met...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龙通肾方治疗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阳性(雷公藤多苷片),芪龙通肾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隔日1次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方法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各组连续腹腔内注射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尿蛋白定量(24 h)及血清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及芪龙通肾汤低、中、高剂量组尿蛋白定量(24 h)明显降低(P<0.05),且芪龙通肾汤中、高剂量明显低于阳性组(P<0.05);阳性及芪龙通肾汤高剂量组对血清TP、TC明显降低(P<0.05);阳性、芪龙通肾汤低、中、高剂量组对血清ALB明显升高、对TG和TGF-β1明显降低(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治疗组在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及足突融合等方面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芪龙通肾方能有效降低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TGF-β1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
前斜角肌综合征,多发于30岁以上的妇女,多有搬抬重物和睡眠姿势不当史。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天鼎和缺盆穴为主治疗本病,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因其临床表现与颈肋综合征、肋锁综合征、超外展综合征、锁骨上窝部肿瘤相似,故首先明确诊断。本病是以颈前斜角肌局部疼痛为主,并放射到肩、上臂内侧、前臂尺侧和手,伴有麻木,蚁行、瘙瘁感觉,严重的可累及枕部和胸部,夜间重,白昼轻。如头向对侧侧屈、向患侧旋转、深吸气、上肢外展和上举,均可诱发。检体可见锁骨上窝肿胀,颈前斜角肌紧张和压痛。 100例患者中,男37例,女63例;病程在半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