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存宁 《中国美容医学》2014,(19):1600-1600
<正>拇外翻是指近节趾骨相对于跖骨头向外侧偏斜并通常伴有内侧骨赘的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拇趾外翻一旦形成,不治疗是无法恢复的,即使只穿平底鞋宽松鞋,也只能缓解它的发展速度,还有很多人认为它根本不是病,只等出现胼胝、并趾、锤状趾、拇囊炎,畸形足部疼痛时才想起治疗,拇趾外翻形成后还可以伴有前足部病变,足内侧柱的负重减少,外侧足趾负重增加,引起外侧足趾的畸形和疼痛[1]。因此,治疗拇趾外翻畸形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髋动力加压钢板(DHS)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我院2000年3月至2006年8月期间应用DHS治疗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男36例,女44例,年龄50到87岁,平均65岁,根据随访结果进行评价,对失败病例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结果本组80例病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按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38例、良25例、可16例、差1例,优良率78.75%。结论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操作得当及指导手术后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钉头切割并发症及各种畸形愈合,以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行手术治疗跟骨骨折36例40足,其中男30例34足,女6例6足,平均年龄38岁.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常规先行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切口取跟骨外侧L型.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跟骨.用3枚克氏针从皮缘固定与距骨内,掀起皮缘避免过度牵拉皮肤.用小骨膜剥离器自骨折间隙撬拨,复位塌陷的移位骨折块及关节面,用3- 4mm骨圆针自距骨后缘插入跟骨后关节面,撬拨距下关节面,恢复贝氏角及跟骨的高度及长度,用Y型钢板、螺钉固定,放置负压引流后分层缝合伤口,石膏托固定,患肢抬高,应用抗生素7天. 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5天,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按Maryland评分,优良率在83.1%.术后早起并发症:皮缘坏死3例,后通过换药和应用生肌长皮膏外用愈合;感染1例,后在术后2个月取出钢板螺钉后感染控制,伤口愈合.晚期并发症5例,均为距下关节炎,2例经过消炎去痛较少活动后疼痛消失,2例经治疗后疼痛减轻,1例术后2年行跟距关节融合. 结论对于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或无塌陷移位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60例经临床CT或MRL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定位局麻后行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盘内注射浓度为60ug/ml臭氧15~30ml,盘外注射浓度为40ug/ml臭氧15~30ml。结果:注射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的分布,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1个月~1年的随访,其中显效51.2%。见效45.1%,无效3.7%。未见并发症。结论:CT定位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并能及时监测臭氧分布及治疗的改变,疗效高,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胫腓骨骨折中有些类型,例如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合并感染者等常常既不适合切开复位内固定,也不适合闭合复位外固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991年6月以来,我们对这些特殊类型的骨折,采取了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4~69岁,平均32岁。新鲜骨折13例,陈旧骨折9例;横断骨折5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10例。一期植骨16例,二期植骨2例,未植骨4例。二、手术方法 本组多采取胫骨…  相似文献   
6.
胫骨平台髁部为海绵骨所构成,受到外力挤压或撞击,容易造成骨折或塌陷。胫骨平台治疗的目的是获得稳定的对合关系,活动正常且无痛的膝关节,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正常胫骨平台复位时,内外侧平台受力基本相同,行走时内侧较外侧受力更多,当平台表面发生塌陷时,导致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增加,此压力超过关节软骨再生能力时,即产生创伤性骨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比较常见,骨折常波及关节面,如果处理不当,常造成关节功能障碍。自1998年5月-2004年10月,作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胫骨下端骨折是指胫骨远段1/3的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大多数伴有腓骨骨折及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此类骨折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又因下胫腓韧带的阻挡,传统的普通钢板只能置于软组织薄弱且易形成开放损伤的内侧方能固定骨折远端,这势必增加钢板外露的风险。所以目前对于此类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未形成统一模式。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5月对36例胫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腓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分别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1个月。按Lazzcano标准,锁骨钩钢板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的73.6%。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锁骨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髂前上棘后置术是将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连同附着的髂前上棘一并后移变屈髋肌力为伸髋力量,是臀肌重建的基本术式之一。我们自1978~1990年应用本术式治疗24例,现将临床应用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73年2月~1990年5月共收治盘状软骨36例,其中有膝半屈位体征者14例。我们认为该体征对诊断盘状软骨有一定的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