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铸造桩核修复后牙残冠残根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30例 36颗后牙残冠残根 ,其中双尖牙 14颗 ,上颌第一磨牙 8颗 ,下颌第一磨牙 12颗 ,下颌第二磨牙 2颗 ,在根管治疗基础上采用铸造桩核修补牙体缺损 ,后用铸造全冠修复。2 材料 嵌体蜡或自凝塑料、藻酸盐弹性印模材料、钴铬合金等。3 方法(1)死髓牙牙体剩余 1/ 2以上 ,为防止牙体折裂 ,用高嵌体修复牙齿。精确备牙 ,消除倒凹 ,必要时增加髓室固位。直接法或间接法制作蜡型 ,送技工室包埋 ,铸造 ,临床调磨 ,磷酸锌水门汀粘固。(2 )牙体剩余 1/ 2以下 ,去尽腐质及薄弱边缘 ,常规预备牙体。根管预备 :双尖牙扁形单根者…  相似文献   
2.
逄秀凤  陈建钢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88-1390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不同.方法随机选择240例各类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方法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及全牙Bolton值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安氏Ⅲ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应进行Bolton分析,尤其对于安氏Ⅰ类及安氏Ⅲ类患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不同.方法:随机选择240例各类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方法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及全牙Bolton值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安氏Ⅲ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应进行Bolton分析,尤其对于安氏Ⅰ类及安氏Ⅲ类患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牙缺失患者正畸修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27例前牙缺失伴错he患者,用正畸方法对缺失的牙列进行调整,再辅以修复。结果: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达到了美观、舒适的要求,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前牙缺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十堰地区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325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指数值及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Bolton指数及全牙弓Bolton指数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Ⅰ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Ⅱ类2分类,安氏Ⅲ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病例的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正畸治疗前进行Bolton指数分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牙缺失患者正畸修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27例前牙缺失伴错牙合患者,用正畸方法对缺失的牙列进行调整,再辅以修复。结果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达到了美观、舒适的要求,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前牙缺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修复前对口腔内伴有错he的剩余牙列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能使修复体在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基础上行使功能,有利于口腔功能更好发挥,并能改善牙颌面部的美观。本文对修复正畸联合治疗前牙缺失病例作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8.
逄秀凤  陈建钢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88-1390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不同.方法:随机选择240例各类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方法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及全牙Bolton值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安氏Ⅲ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应进行Bolton分析,尤其对于安氏Ⅰ类及安氏Ⅲ类患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前牙缺失伴错(牙合)患者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修复前对口腔内伴有错牙合的剩余牙列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能使修复体在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基础上行使功能,有利于口腔功能更好发挥,并能改善牙颌面部的美观.本文对修复正畸联合治疗前牙缺失病例作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十堰地区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3 2 5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指数值及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Bolton指数及全牙弓Bolton指数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 5 ) ;安氏Ⅰ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Ⅱ类2分类,安氏Ⅲ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病例的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正畸治疗前进行Bolton指数分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