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在体内及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因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在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自体取材不存在排异反应等优点,使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开展中药定向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研究,可望为今后临床神经细胞移植提供安全有效的诱导分化剂,也可为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的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早期的干细胞研究主要集中在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上,而且在造血干细胞的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现在发现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以外,还存在一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这类细胞可以通过体外贴壁培养加以分离,分化为多种造血以外的组织细胞,特别是中胚层和外胚层来源组织的细胞.同时,MSC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和表达,因而可能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rMSCs,并通过不断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采用含丹参注射液的无血清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F-12培养液诱导r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观察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对r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通过观察rMSCs经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神经丝蛋白(NF-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来鉴定神经元样细胞.结果:经丹参注射液诱导后,rMSCs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形似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euN、NF-M表达阳性,GFAP阴性.丹参注射液在浓度为10 ml/L时的诱导作用最为显著.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在体外诱导r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其诱导分化率与丹参注射液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嗜酸性粒细 胞(Eos)释放的毒性颗粒蛋白,ECPmRNA通过表达 进一步释放ECP,在炎症性和过敏性疾病中均发挥 着重要作用,但对ECPmRNA对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血清学含量变化 研究较少[1-2]。本实验通过测定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 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ECPmRNA含量,探讨其对呼吸 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及肺组织影响。方法:42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6组,大鼠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下用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吸入感染的方法建造病毒感染模型。采用荧光免疫试剂检测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模型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升高、干扰素-γ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与病毒感染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白细胞介素-4含量均明显减低(均P0.01),中药中、低剂量组干扰素-γ含量升高(P0.05,P0.01),地塞米松组干扰素-γ含量升高(P0.05)。清肺饮能减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肺泡壁增厚程度,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结论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有抑制作用、干扰素-γ有升高作用。清肺饮能减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肺组织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rMSCs进行培养扩增.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制模后第3日进行经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rMSCs脑内移植.移植后7、14、21、30 d进行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保持能力;另取脑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rMSCs对大鼠脑损伤的修复情况及rMSCs在脑内的定位.结果 Y迷宫实验发现rMSCs移植组在各个时间点学习和记忆保持能力都优于模型组和PBS对照组(P均<0.01).HE染色发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大鼠主要表现为皮质、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瘢痕形成.rMSCs移植后损伤脑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移植的rMSCs在脑内存活,并主要迁移到皮质、海马等损伤部位.结论 rMSCs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学习和记忆保持能力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与移植的rMSCs向脑损伤部位的迁移和植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防惊汤对热性惊厥大鼠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筛选24只热性惊厥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苯巴比妥组,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8 ml/(kg·d)灌胃,苯巴比妥组给予苯巴比妥10 mg/(kg·d)灌胃,中药组给予防惊汤6 g/(kg·d)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7天。从第8天开始,对各组大鼠连续5天在灌胃后进行47℃热水浴试验,每天惊厥1次,共惊厥5次,观察大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发作持续时间、惊厥程度以及惊厥发作时大鼠的肛温。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苯巴比妥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延长,惊厥持续时间均减少,发作程度较轻(P0.05)。各组大鼠惊厥发作时肛温均大于43℃,超过温度计的测试范围。结论防惊汤能延长热性惊厥大鼠惊厥复发的潜伏期、缩短惊厥持续时间、减轻惊厥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8.
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是由呼吸道合并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为突起喘憋,有明显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易发生缺氧、心衰,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本院用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20余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明,炎症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1].经总结研究,发现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炎症损伤贯穿于心肌细胞损伤的全过程,且能够渗透到其他损伤因素中发挥作用,是十分活跃的中介因子.因此,近年,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疏风通窍汤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鼻渊通窍颗粒冲服,治疗组给予自拟疏风通窍汤。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疏风通窍汤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