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将盆底重建术后疼痛管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管理的认知及重视度。方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行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相关主题进行系统检索和质量评价,总结生成14条最佳证据,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定12条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指标,证据应用前后分别以30例患者及20名护理人员为对象,开展分阶段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结果与基线审查结果相比,证据应用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镇痛管理的满意程度、患者镇痛行为的自主性、患者疼痛知识掌握程度、护士疼痛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升(P0.05,P0.01);证据应用后,医护人员为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的比率由53.3%升至100%、药物+非药物联合镇痛模式的应用率由10.0%升至53.3%(均P0.01)。结论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规范护士的临床行为,促进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正向体验和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
赵月娇 《新中医》2024,56(7):8-12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接受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反流体征以及反流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G-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反流体征评估表(RFS)、反流症状指数评分表(RS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反流体征以及反流症状、中医症状,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梨状窝癌侵犯邻近组织的规律。方法对68例梨状窝癌全喉或部分喉及下咽切除整体标本连续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68例梨状窝癌中室、声带水平声门旁间隙受侵分别为63、38例,其受侵频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7,P〈0.01);甲状软骨受侵频度最高,为92.6%(63/68),喉软骨触压式侵犯89例次,浸润式51例次,浸润范围明显小于触压范围;环杓侧肌、环杓后肌、甲杓间和杓间肌受侵频度分别为63.2%(43/68),57.4%(39/68),55.9%(38/68),51.5%(35/68);环杓关节和环甲关节受侵频度分别为31.0%(21/68),17.6%(12/68)。喉上神经侵犯频度67.7%(44/65)多于喉返神经27.7%(18/65)。梨状窝内壁(为主)癌14例,外壁(为主)癌18例,内外壁癌36例;梨状窝尖受侵34例,正常26例,黏膜下浸润8例;梨状窝癌淋巴细胞轻度浸润为66.2%(45/68),最多见。梨状窝癌黏膜下侵犯24例和跳跃式浸润8例。结论梨状窝癌对喉内的侵犯首先通过声门旁间隙;喉软骨膜和喉软骨可抵抗癌侵犯;环杓侧肌、环杓后肌、甲杓间和杓间肌经常受侵;梨状窝内壁癌可侵犯喉内结构,外壁癌可沿甲状软骨内壁向上、下、外侵犯,内外壁癌可同时侵犯喉内、外结构,是最严重的梨状窝癌病变。梨状窝尖侵犯是癌向下咽下方及邻近组织侵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